6月4日,江苏省省长罗志军在无锡考察太湖安全度夏应急工作。他强调,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太湖治理的总体部署要求,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切实落实应急防控措施,全面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太湖安全度夏。
今年以来,太湖水质总体稳定,但随着气温升高,日照增强,太湖安全度夏仍然面临着挑战和压力。罗志军在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等陪同下,首先来到位于太湖18湾湖区杨湾藻水分离站考察。当天,新建的太湖蓝藻治理科技馆和江苏省水利物联网示范应用基地在这里揭牌落成。罗志军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感知太湖、智慧水利”技术演示。与中科院计算机所联手合作,无锡市在国内率先将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太湖水利和环保。安放在湖水中的传感器可以将监测到的水质数据和藻密度等信息,即时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数据比较分析后,即可通过智能调度实施蓝藻打捞等程序。目前,一期工程已经设立了10个监控点,有50艘打捞船舶进入这个系统。通过联网,手机、电脑等远程终端也能共享数据信息。在演示现场,罗志军通过手机接收到了湖水水质的最新数据,对这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说,物联网技术在太湖治理中的最新运用,为治水捞藻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的路径。
一艘监测船,就是一个流动的实验室,随船装载有必备的水质监测仪器设备。罗志军登上太湖应急监测船,通过环境质量自动监控系统,现场调取水质监测数据,了解监测点水质最新情况,并听取了太湖治理情况汇报。罗志军说,尽管前一阶段太湖治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要认真研究水质指标波动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周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落实重点区域的蓝藻打捞,加快实施生态清淤,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在围绕年度目标认真落实任务的同时,还要立足长远,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研究提出重大储备项目,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实现标本兼治。
无锡市中桥水厂引进国际先进的水处理技术,经过深度处理,出厂的自来水水质可确保洁净安全。细如发丝的“膜丝”,可以极大地截留水中的藻类和细菌,罗志军察看了水深度处理工艺流程,对无锡采用新技术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做法表示赞赏。他指出,要切实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水源监测预警,落实应急措施,确保供水安全。驱车环太湖湖滨大道,成片的湿地、成排的绿树映入眼帘。为促进太湖水环境有效治理,加强水源地保护,无锡市从2007年起全面推进环太湖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工程,通过退耕还林、退渔还湿、退养还湖,环太湖1公里范围内取消畜禽养殖和水稻种植,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湿地和生态防护林。面对眼前满目葱茏的景象,罗志军十分高兴,勉励当地继续按照太湖水环境治理的规划和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更好地发挥湿地和林带对生态防护、环境改善的巨大作用。
作为望虞河的“河长”,罗志军还专程来到望虞河望亭水利枢纽,仔细了解望虞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和引江济太有关情况。针对前一个月的天气状况和流域水环境治理要求,5月25日起,望虞河常熟和望亭水利枢纽再次启动泵站引水,实施引江济太。罗志军感谢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长期以来对太湖治理工作的大力支持。他说,确保太湖安全度夏,要坚持调水引流,加大源头治理,改善入湖水质,保持生态水位。今年以来太湖治理的形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一阶段的天气因素,在“天帮忙”的同时,还要高度关注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确保世博会供水安全,确保太湖流域防汛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