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四川:完善政策落实创新举措应对灾区就业新形势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20日   来源:四川日报

    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促进重点群体就业的工作方案,对高校毕业生等四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去年四川省提出帮助五类重点群体,为何今年少了帮助灾区群众的方案呢?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说:“四川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促进灾区群众就业工作,目前正单独酝酿一份‘含金量’颇高的文件。”

    虽然两年来四川省基本实现灾区就业形势稳定,但随着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陆续完工,重建项目直接提供和所带动的岗位将减少,直接服务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公益性岗位逐步消失,对口就业援助转入常态工作,灾区就业面临新的挑战。

    扩大灾区就业不松劲——四川省在5月提出,今年内,重灾区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5万人、总量超过730万人,98%以上的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确保2011年底前实现灾区“户户有就业”。

    近1个月来,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坚持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灾区群众生活不断提高的根本性措施,不断完善政策、创新举措、抓好落实,将工作责任层层落实、横向到部门、纵向到基层。来自省就业服务管理局的统计显示,5月,四川省六个重灾市州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净增2.7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2.9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0.67万人,灾区促就业工作进展顺利。

    目前,灾区各地正因地制宜、创新举措,采取劳务输出、岗位开发、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多种措施,帮助灾区群众实现就业、稳定就业。

    劳动力转移。6月2日,崇州市就业工作组前往平昌县、南江县等地,议定加大信息交流、扩大对接覆盖面,有效地解决崇州工业区招用工难和劳务大县富裕劳动力转移难题。下半年,双方将择时举办崇州平昌劳务输出专场招聘会,并尽快在平昌建立劳务基地平台,形成长效对接机制。

    统筹城乡就业。广元市近日提出,下半年在全市实施统筹城乡就业,遵循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原则,消除户籍、性别、残疾、地域等歧视,取消依据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定的针对农村劳动者就业的限制性政策,使城乡劳动者逐步享受到平等的就业政策、均等化的就业服务。

    技能培训。利用好对口就业援助,青川县提出加快推进“浙江对口援助青川劳动力万人培训”工作,帮助灾区群众学到农村实用技术。该项目总投资1640万元,计划3年培训18650人,已累计培训1.3万人。

    今年内,重灾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25万人、总量超过730万人,98%以上的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确保2011年底前实现灾区“户户有就业”。(钟振宇)

 
 
 相关链接
· 重庆市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解读
· 河南省:2010年预计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3亿元
· 中国官员在日内瓦呼吁国际社会携手促进体面就业
· 回良玉强调大力营造有利于农民就业创业环境条件
· 2009年度全国城镇残疾人新安排就业情况
· 重庆四大计划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