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以来,伴随着浓浓的春意,西藏公安边防千名警官走进千里农牧场,挟着春天的气息和温暖,向西藏边境广大农牧民群众积极宣讲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的精神。在海拔4400多米的珠峰边防派出所辖区,在地势险要的中尼边境樟木夏尔巴人居住地,在偏远的山南斗玉珞巴族乡村,在风景秀丽的林芝察隅县僜人村落……处处都可以看到民警艰苦跋涉、走村入户的身影。千名警官,万册宣传册,让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
千名警官进农牧场,宣讲中央政策
1月18日至20日,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西藏公安边防总队欧洛布穷总队长作为代表团成员赴京参加了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受到了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4月15日至17日,自治区召开党委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欧洛布穷总队长应邀出席了会议。党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让西藏公安边防官兵倍受鼓舞。总队党委迅速研究部署开展千名警官进农牧区大宣讲活动,掀起学习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热潮。
5月伊始,为期55天的大宣讲活动在全区范围全面铺开。全警动员,全员参与,成为这次大宣讲活动的冲锋号角。总队3名党委常委带队分头赴阿里地区、日喀则地区、山南林芝地区,深入乡村、牧区草场进行宣讲;支队、大队党委成员分片包干深入辖区村庄走访宣讲;支队、大队干部打上背包到基层驻村走访宣传,边防派出所全员开展走访宣传。一时间,伴随着高原的和煦春风,千名警官走村入户,像一个个忠实的信使,将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各族人民的殷切关怀送到农牧民群众身边。
日喀则边防支队组织警力1700余人次,成立了20个宣讲组,开展了60场专题宣讲,在日喀则农牧区掀起了学习宣讲贯彻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滚滚热潮。
山南公安边防支队杨加才让参谋长带领宣讲组深入隆子、洛扎两个县,进村入户,在田间地头、草场、寺庙、“爱民固边模范村”文化活动室向农牧民群众宣讲,每次都吸引了众多群众前来听讲。宣讲小组一路走,一路讲,在16天里共宣讲30余场次,群众听得津津有味,深有感触。隆子县加玉乡格桑次仁乡长积极协助边防官兵开展宣讲活动,他动情地说:“中央关怀西藏的发展,对西藏的投入越来越大,各种惠民利民政策也越来越多,我们农牧区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幸福。”
万册宣传手册,成农牧民手中的红色字典
为提升走访宣传效果,总队印制了10000册藏汉双语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册》,民警在走访中发放到农牧民群众手中,面对面宣讲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央对西藏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规划等内容,让群众了解掌握中央对西藏特别是对农牧民群众的各项优惠政策。
这一红色封面的小册子,成了农牧民贴身的字典,群众都把它揣在胸前,有空便拿出来聚在一起学习讨论。
阿里科加边防派出所民警利用每周一次的“汉语文化学习班”组织群众进行学习宣讲。“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把‘三农’工作提到很高的战略位置,自治区农牧部门将不断完善农牧民增收政策体系,建立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力争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保持13%以上的增长速度……”随着民警的讲解,群众满怀喜悦,热烈的掌声持久不绝。学习完毕,群众意犹未尽,纷纷在夜校里唱起了歌唱祖国、歌唱共产党的红歌来。
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樟木镇立新村是夏尔巴人聚居区之一。立新村地处珠峰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面积的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是日喀则生态环境环境保护的一道屏障。立新边防派出所针对夏尔巴群众生态保护意识较弱的实际,向群众宣讲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会议对西藏生态环境的战略定位,突出建设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性,并印发国务院确定实施的《西藏生态安全保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内容,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形成了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警地同心,警民共建,引导农牧民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当前西藏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维护团结,反对分裂,是边防官兵责无旁贷的历史任务。
全区所属部队充分利用警官兼任村官、民警兼任法制副校长、爱民固边模范村、爱民固边模范小学等群众资源优势,采取播放影像资料、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出板报、墙报、宣传栏等方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反分裂教育,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惠民利民政策,筑牢反对分裂、维护稳定的思想基础,激发了群众建设平安、和谐、小康新西藏的热情,在农牧区营造了浓厚的以维护民族团结为荣、破坏民族团结为耻的社会氛围。
山南错那县勒布勒乡一村,是门巴族聚居的一个偏僻乡村。2007年被山南边防支队创建为“爱民固边模范村”,经过多年来的帮扶,模范村人均年收入从原来的1500多元增加到如今的4000多元,2008年被山南地委、行署授予“爱民固边模范边境村”称号。“这是党中央“兴边富民”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是边防部队爱民固边战略带来的好处,是勒乡藏、汉、门巴各民族团结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结果。”勒乡格桑丹增乡长说,通过学习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群众更加认清了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反动本质,更加懂得了“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的道理。
林芝里龙边防派出所玉松警务区民警在大宣讲活动中采取“筛选式”宣讲,先集中村党支部成员、文化素养较好的村民进行宣讲,而后通过村党支部成员、文化素养较好的村民召集村民集中学习探讨,将会议精神传递给广大群众,切实让农牧民群众知晓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明确自治区党委的工作决心,深入贯彻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春风送暖,幸福之花在雪域高原灿烂绽放
“千名警官进农牧区”为农牧民群众带来了党中央的福音,也为群众带来了欢笑和幸福。广大官兵在宣讲中把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宣传好、落实好,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反映群众意愿,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将大宣讲活动与爱民固边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为群众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68岁的噶桑卓玛,是山南错那县浪坡乡的一名孤寡老人,被白内障困扰多年。5月12日,浪坡边防派出所单增珠扎所长带领民警在大宣讲中得知老人的双目逐渐失去功能,当即联系医院,在第三天将老人送进了泽当人民医院。经过手术治疗,老人的眼睛被治好了。在拆开纱布的那一刻,老人握住民警的手一直不愿放开,她说:“在重见光明的这一刻,我最想看见的就是你们的面容,谢谢派出所的民警们,让我终生难忘!”
5月中旬,阿里地区普兰边境检查站农场每天都会迎来一批批的客人。一批批农牧民群众在官兵的引导下,参观蔬菜大棚,面对着大棚里种植的40多种蔬菜,他们啧啧称奇,并不停拉着农场的官兵询问种养方法。这是普兰边检站发挥“科技扶贫示范农场”资源优势,向普兰县农牧民群众传授种养殖技术的一个写照。在当地,因气候、土壤、水质等原因,群众种植不了蔬菜,“吃菜难”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普兰边检站积极向陕西杨陵农科院、自治区农科院寻求技术支持,不懈探索适应高原气候的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向群众传授种养殖技术,不断改善和提高驻地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要大力保障民生,把更多关怀和温暖送给广大农牧民和困难群众,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党中央的惠民利民政策,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热烈欢迎和真诚拥护,也为西藏公安边防总队官兵深入开展爱民固边战略、创建和谐警民关系打上了一剂强心剂。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的名字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的名字叫中国……”伴随着优美的歌声,橄榄绿的身影如格桑花一般洒遍了西藏边境农牧区的每一个角落,将春天的消息送进了千家万户。千名警官进农牧区大宣讲活动,让千里边境线上的农牧民群众沐浴在幸福的阳光里。这一刻,春天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春雨更加暖人心脾,雪域高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