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就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推进情况在大同市调研。王君强调,要带着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再接再厉、一鼓作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优质、全面完成“五个全覆盖”工程,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新变化,让广大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夏日的晋北大地,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瓜果飘香,玉米吐翠,错落有致的村庄,绿树掩映,生机勃勃。王君一行深入到大同市南郊区口泉乡、西韩岭乡等地,实地察看乡村学校、卫生室、通村公路、农村供水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农村“五个全覆盖”推进情况。他指出,实施农村“五个全覆盖”,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惠及农民、改善民生的德政工程。这项工作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村级卫生室和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已基本完成,村通公路、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和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正在加紧推进。但也要看到,各地工作进展不平衡,有的市县还存在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现在,离全部实现“五个全覆盖”只剩下半年时间,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当前施工的黄金季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如期、优质、全部完成目标任务。
在冯庄村,王君看到村里改造后的教学楼宽敞明亮,十分高兴,详细询问了教学楼的设计标准、防震能力和师资配备、教工收入等情况。他说,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是千家万户牵挂的大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先后投入160多亿元资金进行校舍安全改造。各地各部门一定要从工程设计、原料采购、施工监理等各环节加强管理,确保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学生和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农村发展离不开教育,农民奔小康离不开教育。有了好教室,还要有好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从事的事业神圣而崇高,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都要对教师多一份关爱、多一份支持,鼓励和引导他们扎根农村,献身教育,为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当王君一行来到北村卫生院时,医务人员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已经实现了 ‘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王君微笑着频频点头,他说,省政府提出“村覆盖、乡达标、县提高”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目标以来,各地加大工作力度,狠抓落实,全省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初步形成。今后,要进一步配好配强医务人员,不断添置医疗设备,保证基本药物需求,切实解决好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要关心农村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认真落实村医补助等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堡子店村已经率先实现了 “五个全覆盖”。王君一行沿着平坦整洁的通村公路驱车来到村里,一下车就向围拢上来的村民询问“五个全覆盖”落实情况,问大家满意不满意,村民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对这一惠民政策的感谢和拥护。王君兴致勃勃走进村民王子平家宽敞的院落,拧开水龙头,双手掬起一捧水,深深地喝了一口,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随后,他走进屋子,在炕头和乡亲们一边欣赏电视节目,一边拉家常,了解孩子上学、村民就医、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村通公路、饮水安全等情况。他说,我们要在实现“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让农民兄弟过上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
冯庄百花园花卉基地兰花盛开,沁人心脾,北村育银农业生态园区硕果累累,芳香四溢。王君对他们积极探索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发展的做法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还是要发展农村经济,依靠产业支撑。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记者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