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重庆市长黄奇帆:用好民生资金 确保兑现承诺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6月28日   来源:重庆日报

    24至25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七次全委会,专题研究民生工作。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在闭幕式上讲话,他指出,抓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未来两年半,市里将安排3000多亿民生资金,一定要用好用活,切实推动民生改善。

    十项措施全是“真金白银”,市委、市政府一定会信守向老百姓作出的承诺,全面落实

    黄奇帆说,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民生,熙来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出发,深刻分析了我们党重视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实,抓民生工作,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动力;不仅是为了社会和谐稳定,也能够启动内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持久拉动经济。做好民生工作,不仅是增加财政投入的问题,还是一项开动脑筋、推动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我们要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投入真情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努力把重庆建设成全市人民的幸福家园。

    黄奇帆说,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出台了10项具体措施。10项措施,字字含“金”,涉及投资3000多个亿,而且都是新安排的资金,用好了,能极大改善民生,造福百姓。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把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花在民生方面的资金重复算在《决定》里面。比如“五个重庆”建设所需的1万多亿投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等等,《决定》都没有计算在内,10件民生大事,全部是新安排的“真金白银”,没有一句大话,全是“干货”。市委、市政府一定会信守向老百姓作出的承诺,下决心真抓实干,全面落实。

    在民生上花钱,既能改善老百姓生活,也能拉动当前经济,形成持久的发展动力,一举多得

    黄奇帆说,关注民生,在民生问题上花钱,既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也能拉动当前经济,还能形成持久的发展动力,一举多得。比如,建设3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大约要投入700个亿,是笔不小的资金,但仔细算账,回报也很丰厚。如果中低收入群众住房完全靠市场,60万户起码要花1000亿元,未来二三十年就得省吃俭用,幸福指数不高,消费也上不去。政府建公租房,本来的“房奴”变成了被解放的消费者,一户居民一年多消费一两万元,就是不小的数字,可以拉动当前的经济发展。比如,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根据测算,城市居民每人每年消费一万多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只有五六千元,300万农民工变成市民,会极大刺激消费。新增300万城市人口,农村就减少300万农民,农村人均占有的资源就会增多,农民收入也会提高。再加上由此带来的农民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等资源在城乡间流动,也会拉动经济发展。再比如,发展6万个微型企业,会增加几百个亿的销售值。此外,养老、医疗、教育、校警、留守儿童等方面的措施,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同时,也都能增加消费,实现多赢。

    黄奇帆还就部分区县在农村养老保险、公租房、交巡警等方面工作中提出的问题作了说明。

    正确把握总体形势,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黄奇帆说,1至5月,全市GDP、工业增加值、出口额、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都有较大增长,经济整体平稳健康,走势良好。但要特别注意国内外经济形势。近两个月,欧美日三大经济体都出现主权债务危机,世界经济可能再次下调;国内方面,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减少、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也会给我市下半年经济带来压力。要审时度势,调动多方面资源,通过深化改革来促进发展,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目标。

    黄奇帆要求重点抓好六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确保实现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0亿美元,推动加工贸易发展,吸引更多电子信息企业落户重庆;二是加快两江新区建设步伐,完善机构设置,力争两三个月内开工一批重大项目,要加强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好产业链条;三是推动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今年三季度推开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养老保险覆盖和区域中心城市等的公租房建设;四是做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推动林权制度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和金融制度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并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新农村建设筹集资金;五是加强环境整治,加快城市市容市貌改造进度,力争年底或明年上半年完成城中村、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六是做好油电煤运调度,注意安全生产,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 肖竹)

 
 
 相关链接
·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五次会谈6月29日将在重庆登场
· 重庆潼南开展“家电下乡”违规销售专项整治行动
· 重庆力争两年半内在十大民生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