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主题论坛“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举行
郑国光作《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促进城市和谐发展》主旨演讲
古都南京,绿树环抱;紫金山麓,郁郁葱葱。7月3日至4日,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在这里隆重举行。此次主题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执行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也是上海世博会的第四场主题论坛。多国政府部门官员,城市市长、环保、气象界代表,世博会参展国家、国际组织代表及媒体记者等近700位嘉宾出席了此次论坛。7月3日上午,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作了题为《科学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主旨演讲。
据悉,展示、论坛和活动是上海世博会的三大组成部分。上海世博会期间,共将举行六场主题论坛和一场高峰论坛。此次“环境变化与城市责任”论坛根据对政府,企业和公民责任的理解,选取热点领域,在开幕式和全体大会外,设置了六个平行分论坛,即低碳发展与气候变化应对,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清洁能源发展,产业发展与绿色创新:生产和能源,产业发展与绿色创新:可持续建筑,公民参与绿色城市建设,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等。
此次论坛开幕式由中共江苏省委常委、中共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主持,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印度能源和资源研究所所长拉金德拉·帕乔里,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先后在全体大会上作主旨演讲。

演讲中,郑国光谈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引入城市责任的概念,不但处处关注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处处体现绿色低碳的理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完美诠释了城市发展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理念。为了使这一理念得以实现,我们需要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演讲中,郑国光向论坛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方式,构建以低碳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发展体系;二是健全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构建以化解气候风险和防范气象灾害为主体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体系;三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并培养应对气候变化的国民意识,构建以公众参与为目的的城市人文体系;四是树立共建共享共赢的开放合作理念,构建面向国际和区域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体系。郑国光的演讲博得了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近年来,南京市政府在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卓有成效,这也是主办方将此次论坛设在南京的重要原因之一。南京一直致力于履行自己的城市责任,目前,城市综合污水处理率已达87.5%,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绿地覆盖率达45%,全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级别的天数达315天之多。南京曾经获得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宜居大奖。在此次论坛会场的安排上,选择了最能体现南京绿色环境的东郊紫金山景区,同时还为国内外嘉宾们组织了“中山陵——雨花软件大道”及“明孝陵——南京规划建设展览馆——台城”两条旅游线路,以展示南京悠久的历史和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魅力,以及“人文绿都”的风貌。据悉,论坛结束后,与会嘉宾们还将参观上海世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