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辉映建设发展的热潮;危机重压,不束前进振兴的阔步。2010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发展不仅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更呈现出增速较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辽宁全面振兴正驶入实现新跨越的快车道。
这一成绩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尚未消除,特别是部分国家主权债务风险持续上升,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经济发展环境仍极为复杂的情况下实现的。
这一成绩是在辽宁省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真抓实干,团结奋斗的结果。
上半年,随着华锦46万吨乙烯、500万吨油化等六大主体项目的投产,神华、中电、大唐、华电、国家电网在辽宁省一批发电、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辽宁省一批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及输气管线项目、葫芦岛青山水库项目、沈阳至丹东客运专线项目、东北东部铁路通道项目、营口鲅鱼圈港区30万吨级矿石码头和锦州港煤码头项目、华晨宝马新工厂项目、东北总部基地项目等,个个都是几十亿、上百亿的重大项目。
不仅如此,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二期两台100万千瓦机组前期工作获得国家核准,恒力集团石化产业基地项目落户大连长兴岛,沈阳桃仙机场航站区扩建项目获得国家批复,还有京沈客运专线、辽西北供水工程、葫芦岛千万吨炼油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这对辽宁省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遇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2009年底召开的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认真落实沿海经济带建设发展规划,打造高水平的沿海产业带、城市带和旅游带。全力争取沈阳经济区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加快区域一体化步伐。大力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新能源基地,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为此,辽宁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年初开始,辽宁省先后组团赴香港、长三角及日本、韩国、美国开展主题概念招商、产业集群招商,推介和落实了一批重点项目。
2010年前5个月,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区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5.7亿元,入区注册项目1531个,总投资176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7.2亿美元。辽西北三市新开工项目168个,完成投资31.3亿元。预计上半年,辽宁省实际利用外资超80亿美元,引进内资实际到位资金超2500亿元,均比2009年有大幅增长。同时,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沈阳经济区获批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至此,辽宁省成为全国独有两个国家发展战略的省份。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被确定为辽宁省综合改革试验区。
要坚持好中求快、快中求好、又好又快,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新突破。这是辽宁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决策,就是要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正是在这一决策的引领下,辽宁省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沈阳、大连两市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总投资973亿元的100个新兴产业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数控机床、IC装备、机器人及光伏装备等重点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沈西工业走廊和大连“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建设初具规模,本溪生物制药、阜新液压装备、朝阳新能源等一批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总投资5345亿元的100个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全面推进,将有力地提高辽宁省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和基础配套能力,加快构建现代高端冶金产业基地和构建炼油化工一体化生产基地的步伐。
现在,辽宁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胆识、无限勃发的激情努力拼搏——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建设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基地,努力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记者 葛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