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西省省级监管企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生产平稳健康发展,主要产品产量明显增加,收入和效益大幅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截至5月底,省监管企业资产总额8141亿元,同比增长25.7%,比国资委成立之前的2003年的1993.8亿元增长4倍多;所有者权益2655.1亿元,同比增长27.3%,也比2003年的842亿元增长3.2倍。
1至5月,山西省省级监管企业生产运行健康发展,增长速度稳步提高,共完成增加值639.5亿元,同比增长52.2%。5月当月完成增加值140.7亿元,环比增长6.6%。从行业看增加值同比增长比较高的是:电力行业增长58%、冶金行业增长50%、煤炭销售行业增长46.7%。与此同时,营业收入逐月增加,同比增长幅度较高,1至5月实现营业收入2709.3亿元,同比增长63%,保持了高位增长;5月当月实现营业收入608.3亿元,环比增长3.7%。据国务院国资委1至4月快报统计,山西省省级监管企业营业收入指标在国务院国资委统计的31个地方省级监管企业中排名第三位。从行业来看,营业收入增长幅度比较高的是5户煤销企业、2户冶金企业、5户煤炭企业、2户电力企业、2户化工企业,同比分别增长109.1%、55.6%、52.6%、49.8%、26.2%。1至5月,我省省级监管企业实现利税329.6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利润129.4亿元,同比增长72.8%,显示出我省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增强。
今年以来,山西省省级监管企业密切关注形势变化,继续加强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强化对企业经济运行的预警监测,超前做好各项应对措施和预案。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和营销队伍建设,建立与目标顾客的长效沟通机制,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创新营销机制,抢抓市场,抢抓订单。在企业内部大力开展“节本降耗、提速增效”活动,加大内部挖潜,加强成本费用预算刚性约束,将各项成本费用预算层层分解,落实到人,确保成本费用增幅低于同期营业收入增幅,努力保持企业成本竞争优势。与此同时,省级监管企业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是今年以来,省属7户资源整合主体企业认真做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并取得实效,5户煤炭企业非煤产业营业收入640亿元,占其营业收入总额的49.3%,比上年同期提高7.9个百分点,为山西省煤炭工业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打下坚实基础。焦炭、冶金等传统支柱产业跨地域、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整合也在积极推进中,一批有效益、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新产品,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主营业务突出、规模效益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将脱颖而出。(记者 杨珏 实习生 王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