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每人每年15元,这是甘肃省政府今年为民办的14件实事之一。截至目前,新农合中央和地方财政每人120元补助已全部到位,庆阳、嘉峪关等地方政府还增加了10元补助;人均15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中央财政负担的12元和省财政配套的1元已全部到位,大部分市、县配套经费也已落实。
据介绍,自2003年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甘肃省在扩大覆盖人数、控制医药费用、提高受益水平、改善管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农合管理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农民就医负担有所减轻。2007年,甘肃省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实现了新农合制度覆盖全省农村人口的目标。为了不断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逐年提高,由最初的人均40元到80元,今年达到120元,个人筹资标准也由最初的10元提高到30元,总筹资标准达到每人每年150元。今年第一季度统计报表显示,全省86个县(市、区)参加合作医疗人口达到1910.32万人,参合率达到95.92%,比上年上涨0.38个百分点,有15个县区开展了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工作,各地还积极筹集资金,落实政策,对个人筹资困难的低保一、二类人员、农村五保户、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对象等特殊群体给予资助和帮扶,使广大参合农民切实受益。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改的一项重点工作。在甘肃省确定实施5项重大公共卫生专项和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服务对象涉及妇女、儿童、老人等各类人群。目前,中央和省级财政经费已全部到位,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如期开展。(记者 宜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