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7月20日从海南省有关部门获悉,目前海南西部蝗虫为害日益加重,蝗虫发生面积21万亩,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而任其蔓延,再过1个月,蝗虫发生面积将增加到40万亩。海南省植保站专家呼吁,各市县应切实负起责任,采取紧急行动扑灭蝗虫。
截至7月17日,全省蝗虫发生面积累计21万亩,比上周发生量增加7.8万亩,发生区域主要在乐东、东方、昌江、儋州、白沙、临高等市县,一般蝗虫发生密度为每平方米5头,最高密度为每平方米20头。蝗虫发生地点主要是甘蔗地、撂荒地和旱田。目前,蝗虫为害的主要作物是甘蔗。
蝗虫在部分市县发生后,省农业厅立即下发紧急通知,并拨出专款,要求各市县加强蝗虫防治工作。截至7月18日,全省已开展化学防治面积1.2万亩,防治效果达到85%,部分市县组织农民进行翻耕复种,破坏蝗虫的适生环境,基本遏制蝗虫高发区为害势头。
海南省植保站站长蔡德江分析,海南省今年春旱严重,雨水偏少,给蝗虫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此外,“康森”台风雨量不大,无法破坏地下虫卵。土壤湿度适宜蝗虫孵化,而且杂草生长速度加快,又为蝗虫繁殖提供丰富食料。
根据5个市县蝗虫防治地面应急站监测,若不迅速采取有力措施防治,蝗虫发生面积将加速蔓延,至8月下旬将增加到40万亩。
蝗虫发生面积在蔓延,但防治工作还没得到足够重视。目前,除省农业厅、儋州市、乐东县分别拿出50万元、20万元、2万元的专项防蝗经费外,其他市县都没有拿出专项经费。此外,近3年来蝗虫发生相对较轻,个别市县领导思想麻痹,防蝗工作出现“等、靠、拿”现象,处于“无人抓、无人管”的状态。
蔡德江说,蝗虫发生面积在加速蔓延,各地必须迅速行动起来。当务之急是落实蝗虫属地管理责任制,各市县和乡镇要加强领导,确保防蝗经费和物资及时落实到位。尽快维修各种防蝗药械,做好农药和药械的物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