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2日举行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政协论坛上,辽宁省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上半年,沿海经济带6市生产总值增长1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0.5%,均高于辽宁省平均水平。面对这样一个喜人的成绩,辽宁省提出,作为开发开放的重要依托,沿海经济带6市38个园区今后要在整体展示、产业集群建设、总体发展水平、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四大突破。如何实现这些突破,参加论坛的政府、政协、研究院所等各界人士纷纷建言。
辽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院长杨光认为,现有的38个园区不能一哄而上,要进行结构、程序和节奏的统筹安排。新产业园区不仅要有其自身产业与产业集群的发展,更应该以大经济区的概念,形成梯度发展格局。同时,在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式上,也应变投资拉动型为产业拉动型。
当前,辽宁省产业集群建设基本上处于项目牵动阶段,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蔺晓刚指出,在产业集群的发展初期,项目引进是非常重要的,但从长期来讲,立足本地优势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谋求差异化发展则更加重要。
辽宁省科技厅厅长赵明鹏表示,多年来各地工业园区和我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实践表明,单纯依靠土地、财税等优惠政策难以形成支撑园区和基地长远发展的优势,而发挥科技要素的引导性作用,吸引各类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建立完备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才是园区和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和吸引企业集聚的强大磁石。
辽宁省发改委副主任周喜鼎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了沿海经济带建设的六大重点任务,其中,产业发展重点强调的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