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汛的关键时刻,28日,黑龙江省长栗战书来到牡丹江,实地检查、督促当前防汛防灾工作。他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部署,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政治觉悟,把当前防汛防灾工作作为今年全省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来抓,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坚持有汛无汛按有汛防,有灾无灾按有灾抗,大汛小汛按大汛防,大灾小灾按大灾抗,采取一切行之有效措施,确保主要江河、水库、城市乡村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然无恙,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损失,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进入汛期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牡丹江市组织开展了防汛工作大检查,细化完善了各类防洪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积极进行河道清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了防汛准备工作。栗战书一行首先来到海林镇新民村新民四队,该队位于红甸子河一级支流新民河中游,历史上曾发生7次山洪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当地负责同志告诉省长,为了有力防御山洪灾害,他们设立了自动雨情监测站点和人工水位观测站,细化了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一旦降雨量达到20毫米左右,雨情监测系统会立即启动、报警,并经广播通知村民做好相应准备。栗战书详细了解了自动雨情监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认真查看了山洪灾害避险示意图和群众转移路线图。他叮嘱身边同志,要抓住国家山洪灾害监测试点机遇,在山洪多发地区推广自动雨情监测站点和人工水位观测站,及时预报、预警。同时,要建立上下游汛情联动机制,一旦发生雨情汛情,能够顺利启动防御预案,迅速组织村民撤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海林市石头沟水库1977年基本建成,但一直未达到设计防洪标准,又经过多年运行,老化失修,已成为一座险库。为了提高应对洪水标准,海林市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组织施工队伍对险库进行加高培厚、洪道重建和防渗处理。栗战书登上水库大坝,实地查看工程设计、施工情况。当得知水库大坝护坡、溢洪道及输入洞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70%,全部工程将在10月30日完工时,他希望施工单位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把水库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真正建成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型水库,造福一方百姓。栗战书还实地考察了牡丹江城市防洪工程、北安河综合治理工程和东小河堤防施工现场。他反复强调,防汛防灾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不可麻痹,不可懈怠。牡丹江地区植被覆盖率高,降雨分布均衡,洪水发生几率较低。但绝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认真吸取沙兰镇山洪灾害教训,切实搞好城市防洪、地质灾害防控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作,千方百计保证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检查防汛过程中,栗战书还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了省水利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和牡丹江市的工作汇报与省水文部门的雨情、水情、汛情介绍,与有关方面进行了会商,对全省防汛抗洪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步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他指出,今年入汛以来,我国极端灾害性天气突发、多发,南方等地先后发生洪涝灾害,受灾程度严重。目前,黑龙江省已进入了防汛抗洪“七下八上”的关键时期,加之全省江河洪水突发性强,洪水预见期短、预警难度大,防洪减灾体系不完善,堤防防守任务较重,水利工程薄弱环节多,干部群众防汛抢险实战经验较少,尤其可能遭受后期台风影响,不排除发生较大洪水的可能性,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百倍警惕,严阵以待,坚持以人为本,全力做好防大汛、防险汛、防恶汛的思想准备、工程准备和抗洪抢险准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继续毫不松懈地把防汛的每一个环节工作做好,通过科学预测、科学决策、科学组织、严密防范,确保全省安全度汛,万无一失。
栗战书强调,做好防汛抗洪工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各部门在前段工作基础上,继续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灾救灾准备。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每一个人,确保一旦发生汛情,责任人能迅速上岗到位,发挥决策、指挥和应急组织作用。二要强化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24小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变化并及时进行会商,如有险情出现,立即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把洪水信息通知到危险区内的每一个人,使受威胁群众及时转移避险。三要抓好重点部位防汛工作。对江河和各类防洪工程的险工弱段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集中力量消除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隐患;对城市防洪工程体系进行一次全面的运行检验,加强有效管理,确保城市发生强降雨时,交通不瘫痪,积水不死人;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加强水库调度,既不要盲目弃水,也不能盲目蓄水,特别是对病险水库及在建消险水库,一定要加快加固消险工程进度,并落实好应急措施,确保水库安全运行;要重点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突出做好预案预警预报“三预”工作,重点保证群众遇险时快速、安全转移。四要切实加强防汛救灾保障能力建设,落实防汛救灾工作经费,开展抢险救灾队伍技能演练和实战演练,防汛抗洪、救灾所需物资物料一定要储备充分,有力满足应急抢险救灾需要,提高对水利、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能力,用最短时间恢复受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五要完善各类预案并落实预案,有秩序、有效率、有保障地进行科学决策指挥,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组织抢险救灾。要协调组织好包括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在内的各种抗灾应急力量,形成强大的防洪抢险救灾合力,努力做到有灾无害。六要统筹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坚持以防汛为主,防洪抗旱两手抓,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抓紧粮食生产,确保今年粮食丰收,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省直有关部门和牡丹江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检查、汇报活动。(作者 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