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河北探索出一条军民携手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新路子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7月31日   来源:河北日报

    炎炎夏日,太行山东麓北京军区某训练基地,一场军地联合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演练正在紧张进行。按照演练设置,石家庄市西北某地发生强烈地震,河北省军地领导经过紧急磋商,立即启动抗震救灾一级应急响应机制和国防动员应急预案。

    军地联合指挥部迅速部署救灾任务,实施一线指挥;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应急力量组成的各救援分队通过空中输送、铁路输送、摩托化机动方式赶赴灾区;军地各专业救援分队各显其能,救援工作全面展开;应对地震次生灾害,维护灾区社会稳定……整个行动启动迅速,衔接紧密,处置高效。

    近年来,在非传统安全威胁日趋上升、军队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日益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运用重要方式的情况下,河北省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断提升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探索出一条军民携手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新路。

    军地领导共坐“中军帐”———构建军地一体的联合指挥平台

    2009年3月,北方地区春旱少雨、天干物燥,石家庄西部山区频发山火。驻石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广大群众迅速行动,取得了灭火会战的胜利。“这次行动使军地领导共同认识到,非战争军事行动涉及军地各方,参战力量多元,隶属关系复杂,必须建立统筹全局、军地联动、权威高效的指挥协调机制,这是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关键。”省军区副司令员丁振华说。

    非战争军事行动涉及军地双方,由于隶属关系、任务背景及多种因素制约,使得遇有突发事件时在指挥协调的衔接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必须加以改进。

    为此,河北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军地携手建立起一体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军地联合应急行动指挥协调机制。

    ——成立军地联合应急领导与指挥机构。在省委统一领导下,吸纳省军区主要领导和驻冀各集团军等任务部队有关领导加入,统一领导与指挥全省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协商决定涉及军区驻冀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应急专业力量建设和参加应急处置行动相关重大事项。部队参加地方应急处置行动,主要采取“地方政府提需求,省军区系统搞协调,任务部队抓落实”的运行模式。

    ——确立职权明晰的指挥与协调关系。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与部队应急机制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导和指挥体系,各有不同的指挥原则和具体规定。为保持部队指挥权的专属性和独立性,河北省按照“统一领导、分别实施、垂直指挥、横向协调”的原则,对军地联合指挥部的内外关系进行了明确界定。

    ——健全平急结合的工作制度。为促进平时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的有效落实,河北省军地着眼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国防动员系统和部队指挥体系日常工作的衔接互动,研究制定了联席会议、请示报告、情况通报、方案计划、联训联演、情报会商和日常联络等7项经常性制度,并明确了落实制度的具体承办部门。

    2009年11月,一场特大暴雪袭击省会。面对突如其来的雪灾,军地迅速启动联合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在省军区的协调下,召开驻军联席会议,部署任务。驻石部队、武警、民兵预备役人员闻令出动,经过数万官兵7小时的连续奋战,贯通了80公里的省会交通干线,检验了军地应急指挥协调能力,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应急行动需精兵——打造军地携手的应急专业力量

    河北省把全省应急专业力量统一规划为反恐维稳、抗洪抢险、地震灾害救援、防化救援、医疗防疫救援、森林火灾扑救等11个专业类型。同时,按照各类应急力量使用权限,把驻全省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应急专业力量统一规划为省、市、县(市)、乡(镇)四级力量体系,分级分类确定编组规模和职责任务,做到既规模适度,又确保精干够用。

    目前,全省驻军任务部队组建了涉及5个专业的13支救援分队,成为省级应急行动的拳头力量。此外,全省还组建了11个民兵专业应急营和5类21支预备役部队应急专业分队。

    今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后,担负省应急医疗防疫救援任务的解放军第255医院医护人员迅速驰援灾区,以高超的专业素质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救死扶伤,充分展示了白衣战士的时代风采,树立起军队应急专业力量的良好形象。

    精兵上阵有“利器”———完善军民融合的装备保障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器材作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行动的进程和效率。为加强驻冀现役任务部队和预备役部队、民兵应急专业力量装备器材保障,河北省军地双方研究制定了《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应急专业力量装备器材保障方案》,对装备器材保障工作机构、配装标准、保障渠道和管理办法等进行科学规范,为部队遂行任务作好装备器材保障提供政策支撑和法规依据。

    同时,在可能遂行任务的区域,设置应急装备器材储备点,预置一定数量的装备器材,形成省市县三级应急装备器材储备网点。目前,在全省63个大中型水库点储备了7万余件救生衣、冲锋舟、植桩机等水上救生和抢险设备,125个大型林场、32个山火易发地区储备了9万余件防火、灭火装备物资,23个大中型电力企业、67个大中型化工企业附近地域,储备了9000余件侦测、防护、洗消等防化装备器材。

    笔者在黄壁庄水库看到,某集团军工兵营作为省级抗洪抢险应急分队,正利用配发的操舟机、橡皮舟、植桩机等8类13种装备器材进行紧张的防汛训练。

    军民融合式应急装备保障体系的成功构建,盘活了军地应急专业装备资源,实现了人与装备、人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整体跃升。(通讯员宋炳旺刘松峰 记者刘常俭) 

 
 
 相关链接
· 防汛抗洪:江西数万军民打响长江鄱阳湖区保卫战
· 罗清泉察看汛情时强调军民携手万众一心严防死守
· “鞋垫妈妈”的军民鱼水情
· 洪水过九江 上万军民严阵以待 九江城防安然无恙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