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医生助理和护士组成的“社区家庭医生”,拟在两年内逐步走进北京家庭,为市民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昨天在市医改领导小组与16区县及13家相关部门签订“医改责任书”仪式上表示,“社区家庭医生”今年在东城区和西城区试点,明年逐步推广到其他区县。
丁向阳表示,“社区家庭医生”是全科医生、医生助理和护士三人一组,每组可同时为数百户家庭提供24小时随叫随到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社区家庭医生”的推出,优质和一般的医疗资源将通过社区医生“分诊”,预计到时大医院80%的患者将可实现预约挂号,大大改善大医院的就医环境。
北京市医改不断完善改革内容。据了解,基本医保报销封顶线提高、报销范围扩大等医保政策已经实施,预计每年可为参保者节省30亿元医药费。
与此同时,本市试点的无假日门诊今后将从22家市属的三级医院逐步扩展到部属和部队等其他医院。对于市民担心“周末门诊医院会不会把加班费转嫁到医药费上”,丁向阳表示,肯定不会。全面实施无假日门诊后,新增的周末接诊量,相当于新建13家三级医院,加班费与之相比孰轻孰重显而易见。
丁向阳同时透露,今后本市百岁以上老人将免费看病,除了医保报销之外的部分将由政府买单。今后,社区内还将逐步建立临终关怀医院和康复医院。(记者孟为)
【新闻链接】
医改责任书挂钩各单位年终考核
8月19日至20日,市委组织部、市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举办了区县局级领导干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讨班,16个区县和涉及医改的13个市有关部门签订了《2010年任务责任书》。
责任书内容包括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六个方面。据悉,医改责任书落实完成情况将作为各区县和部门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