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河北省政府发通知要求秋收秋种努力实现六大突破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12日   来源:河北日报

    “三秋”生产既是确保秋粮丰收、实现全年粮食增产的关键环节,又是换季倒茬、实现明年夏粮丰收的重要时期。当前,河北省秋收、秋种已全面展开,为切实抓好“三秋”农业生产,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实现,夯实明年夏粮丰收基础,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切实抓好“三秋”农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秋收秋种努力实现六大突破,切实强化“三秋”工作的保障措施。

    在晚收增产方面实现新突破。实践证明,夏玉米适当晚收5至7天,产量可增长8%至10%。今年夏玉米播期普遍推迟,推广晚收增重技术更为重要。各地要结合实际统筹安排秋收种麦工作,在不影响小麦适时播种的前提下,尽量推迟玉米收获期。

    在精细整地方面实现新突破。播前整地质量直接关系小麦产量。各地要通过政策引导、行政推动、发放补贴等多种方式,大力推广机械深耕技术,力争用3年时间,将全省种植小麦的耕地普遍深耕一遍。按照科学规划、连片实施的原则,加强机具组织和机手培训,千方百计扩大深耕作业面积。省、市、县三级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对耕地作业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的机手,按照每亩1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

    在提早播种方面实现新突破。积极动员农民群众抓住有利墒情,选好小麦播期和品种,科学确定播量,趁墒抢种,足墒下种,努力实现一播全苗。主产区要在寒露前后形成种麦高潮,力争在10月20日前播种基本结束。加大主导品种推广力度,重点推广石新828、石麦15、衡观35、济麦22、冀5265、轮选987、京冬8号、京冬17号等优良品种,着力解决品种多、乱、杂现象。

    在精量播种方面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切实解决一些地方播量过大问题。冀中南高产麦田每亩播量要控制在9公斤左右,地力差、播种晚的地块可指导农民科学合理调整播量。大力推广播后镇压技术,确保在适宜地区实现全覆盖。

    在科学配方施肥方面实现新突破。各地要因地制宜制定施肥方案,大面积推广复合肥,积极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深施、喷施微肥等技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确保土壤肥效。

    在精细管理方面实现新突破。坚持种子落地、管理上马,切实落实小麦冬前管理措施,培育冬前壮苗。密切关注天气和墒情,指导农民落实肥水管理措施。要根据小麦出苗和生产情况,加强分类指导,科学采取促弱控旺措施,合理调控小麦冬前生长,实现壮苗越冬。

    此外,各地要切实强化“三秋”工作的保障措施。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要充分认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努力创高产。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抓好粮食生产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集中精力具体抓;县乡主要领导要真正把粮食生产当作大事,抓紧抓好。同时,要强化物质保障,切实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调运供应工作,把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柴油等农资送到田间地头、农户手中。要强化科技保障,继续开展好万名科技人员下田间活动,及时有效地搞好技术服务;市、县领导要分包地块,下大力搞好示范田建设,引导广大农民科学种田。要强化舆论保障,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加强“三秋”生产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大力宣传“三秋”生产的好经验、新技术,形成抓好秋粮生产的强大推动力。(记者赵红梅) 

 
 
 相关链接
· 赵乐际:搞好秋收秋种 科学谋划增加农民收入
· 气象局:未来三天北方大部秋高气爽 有利秋收秋种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