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发布了三季度统计数据。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31.67亿元,同比增长17.1%,高出全国水平6.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三、西部第一。
从三大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4.90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3193.87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增加值1972.90亿元,增长11.2%。
农业增速比上半年高1.3个百分点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实施,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前三季度重庆市农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第一产业增速高于上半年1.3个百分点。
工业增速居全国第二
受去年同期基数影响,今年以来重庆市工业生产高开低走,逐步回落。但随着基数效应减弱,重庆工业经济开始转向较稳定的增长阶段。
1-9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2%,增速连续两个月排名全国第二。
较一季度相比,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减缓了5.5个百分点,高位回落态势较为明显。但是,6-9月增加值累计增速连续4个月在25%左右的区间稳定运行,佐证了当前工业增长回稳的实质。
工业效益得到提升。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0.13亿元,增速达48.8%,而去年同期则是-10.9%;实现利税总额357.09亿元,同比增长33.6%,而去年同期则是-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12元
来自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抽样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重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112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77.85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11.57元,增长16.2%。
从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仍是居民收入主渠道。1-9月重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为9619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约为七成。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46.9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2.5元,增长18%。
随着“两翼”地区万元增收工程的推进,“两翼”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有所缩小。
1-9月重庆城镇居民最高10%收入户与最低10%收入户的可支配收入比由上年的5.24:1缩小至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