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发事件应对法》实施3周年之际,吉林省政府1日召开省应急委员会全体会议,总结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步工作。省长王儒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面对新的形势,应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抓好。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核心,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为根本,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完善落实各类突发事件风险监控、应急处置、救援救助等措施,为全省振兴发展、构建和谐吉林提供安全保障。
王儒林指出,应急管理是应对公共安全事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综合性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和重要进展。全省各级应急管理工作同志高度负责,兢兢业业,付出很多辛苦,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今年,我省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了检验,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为维护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王儒林对全省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王儒林指出,现在,我省公共安全形势极为严峻,应急管理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安全生产压力仍然很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加,社会安全事件居高不下。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正确分析把握形势,全面加强应急管理。一要切实转变观念,扎实做好新形势下应急管理工作。树立常态应急管理理念。应急管理工作是从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到应急处置和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的全过程管理,涵盖了事前、事中、事后3个阶段。不但要注重事件发生后的应对处置,更要在日常工作中全方位落实,时刻绷紧应急管理这根弦,切实做到准备在先、防患于未然。要树立依法应急管理理念。切实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工作,加强宣传普及,增强法制意识,进一步提高依法开展应急管理的水平,把应急管理方面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要树立科学应急管理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事件发生的特点,在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上下功夫。采取科学手段,以先进技术为保障,以实用设备设施为支撑,加强公共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备。二要强化防灾避险,提高突发事件预防能力。要坚持预防为主,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常备不懈,扎实做好平时工作,从源头防范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要不断健全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科学制定各类预案,把应急预案动态完善作为应急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切实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应急演练,这是检验预案的关键措施。各地各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省政府每年制定的应急演练计划,同时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的演练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突出学校等重点部位的演练。要加强监测预警和隐患排查整改。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扩大预警信息覆盖范围。要加大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力度。从孩子抓起,从中小学开始,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公共安全意识,提高全社会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强化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人员、应急专业队伍以及高危行业企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三要不断完善机制,搞好突发事件有效处置。要严格执行预案。组织学习应急预案,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充分了解预案中内容和要求,树立起依法依案开展应急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要及时准确报送信息。进一步完善信息报告工作制度,树立第一时间观念,不断拓宽信息报告渠道,提高信息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蓄意封锁或迟报消息,造成重大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责任。要全力做好现场处置。对事故灾难的先期处置,有关领导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靠前指挥,以救人为重点,杜绝发生次生事故。要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继续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在预测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善后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发挥专家作用,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日常沟通联络,积极为专家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要正确引导舆论。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对造谣滋事、传播虚假信息、危害严重的,要及时查处,严肃处理。四要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应急保障建设。继续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依托现有资源,抓紧建立建设应急通信、道路抢通、电力抢修、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等专业队伍。要加强应急平台建设。继续加大投入,突出应用,推进资源整合,加快应急基础数据库建设,促进省与有关部门和市州的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应急会商和异地指挥。尤其要做好移动应急平台建设,增强传输突发事件现场实时情况的能力,提高应急决策指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加强基础设施抗御风险能力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统筹研究,科学安排,加快推进。特别是对于高危行业和企业,要强制推行先进适用的防御风险技术设备。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对应急物资储备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地要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对物资储备不足出现问题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五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合力。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应急管理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进一步明确机构和责任,进一步强化落实,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的保障水平和能力,推进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竺延风主持会议。副省长陈晓光、马俊清、金振吉出席会议。省政府秘书长、应急办主任王云岫汇报了全省应急管理工作情况。会上,讨论通过了《吉林省应急委员会工作规则(试行)》。省应急委员会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记者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