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至今仍清楚记得,2005年12月23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高规格、大规模创建“平安陕西”活动动员大会,对全省开展平安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一场火热的平安创建活动在三秦大地全面展开了。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紧紧围绕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的总要求,不断深化“平安陕西”创建活动,实现了由“平安”到“和谐平安”的历史性进步。省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公众安全感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84.66%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90.84%;平安建设知晓率从26.98%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68.81%。
“三位一体”大调处化解矛盾保稳定
五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工作平台和五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网络的重要责任,有效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
各地认真落实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和政法部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竭力从源头上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自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以来,全省各级共对1079个重大社会决策和重大工程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其中否决14项,暂缓实施73项,预防和化解不稳定因素1232个。宜君、凤翔等县坚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和实现驻村干部定期汇报排查化解工作情况制度,及时掌握倾向性问题或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基本实现了“家庭琐事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组、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
各地开展了社会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在乡镇(街道)设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在村(社区)设立工作站,全省93%以上的乡镇(街道)都建立综治维稳中心。已建成的乡镇(街道)综治维稳中心设立办事大厅,实行各项工作一个目标统领、各个机构一个场所办公、各类问题一个口子受理的运行模式,在社会治安联防、矛盾纠纷联调、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展了“三无县”创建活动,加快“一站式”联合接待大厅建设,目前46个县(市、区)联合接待大厅建成并投入使用。五年来,全省共排查矛盾纠纷73万余件,年均调处14.6万件。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的“八千举措抓化解、力促三秦大和谐”活动、华阴市的“三级联动四位一体”矛盾纠纷综合调处机制、西安市临潼区“和谐使者”协会、延安市推行的“1+X”调解法、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莲湖大队探索推出的“三调合一”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制、西安市未央区三桥镇探索建立的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机制、碑林区太白社区创新成立的“闲事长”协会等,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中作用甚大,成效明显。
严打整治两手硬 营造社会好环境
五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建立和完善了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了打击“两抢一盗”、打击“黄赌毒”、“打黑除恶”、“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
特别是今年全国全省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会议后,省综治委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安排部署,全面推动排查整治工作深入开展。经过充分摸底排查,对全省2009年度社会治安满意率后10位的县(市、区)及西安火车站等60个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重点地区进行了挂牌督办。各地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实际,迅速打响“秦风”系列战役。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257000余人次,排查发现重点地区3248个,已整治好2068个,组织较大规模统一清查行动950余次,破获刑事案件3390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006人。
西安、延安、安康、渭南等地新安装了一批视频监控、联网报警、红外线报警等技术设施,将技防建设延伸到背街小巷、校园周边、娱乐场所等部位,努力实现技防无缝隙覆盖。目前,全省现有专职治安巡逻队3824支,义务治安巡逻队3.6万支,治安中心户长32万人,“红袖标在大街小巷飘起来”已成为陕西平安建设中群防群治的新亮点。目前,全省共投入技防建设经费7亿多元,视频监控覆盖了全省92%以上的县(市、区),农村约121.3万户安装了警铃。全省各地为14411所中小学配备保卫干部21001人,配备专职保安14629人,在6168所中小学安装了视频监控和报警装置。
夯实基层抓创建 增强群众安全感
五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深入开展平安县(市、区)、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社区)及平安校园、平安家庭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创建了一大批基层平安单位。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了13个省级平安县(区),省综治委表彰了5个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区)。在今年10月21日召开的陕西省妇女儿童维权工作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推进会上,省综治办、省妇联首次联合表彰了在平安创建活动中涌现出的10个示范县、100个示范单位、1000个示范村(社区)、10000户(家庭)示范户,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创建省级“平安工地”198个,国家和省级“文明平安示范小区”30个。省旅游局开展“平安景区”创建活动。省教育厅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共创建省级高校平安校园28个,中小学幼儿园平安校园190所……
据统计,自2005年至2010年,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的平安县(市、区)共58个,平安创建覆盖率达到54.2%。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稳步提升。
探索创新经验 社会管理大提升
五年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综治部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十大工程建设,努力实现由防范、控制性管理向人性化、服务型管理的转变。
综合治理成效大,平安建设亮点多。陕西省先后涌现出三原县“治安中心户长”、城固县“家庭治安代表人”、西安市未央区“治安承包制”、石泉县“留守儿童管理模式”、陇县能动司法的“陇县经验”和军地共建平安陕西等一批先进典型。在全国率先推行“假释一体化”,实现安置帮教工作无缝对接。目前全省建立各级安置帮教组织1893个,帮教率达90%以上,安置率86%,全省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低于全国平均值6个百分点。
各地依托乡镇(街道)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建立了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开通了12388妇女儿童维权热线,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各项权益。总结推广宝鸡市“青春驿站”工作经验,将重点青少年群体纳入社区管理范畴,广泛吸纳社区工作者等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帮扶教育工作。开展“绿色上网”、打击“黑网吧”等活动,严查未成年人上网。同时,推广建立“网上警务室”,着力构建网上网下两个阵地,努力实现对虚拟社会的现实化、实时化管理……
建西部强省综合治理见成效,创和谐社会平安花开映三秦。五年来陕西省平安创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积累了相当丰富经验,也为进一步深化“平安陕西”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记者 冀平 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