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22日,中国一汽年度自主品牌第100万辆车下线,标志着中国一汽自主创新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这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件大事。自主品牌100万辆车,涵盖乘用车、商用车两大领域,从低到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品线。它体现了一汽从研发到生产、从营销到售后的强大体系能力,也体现了一个高素质企业的巨大团队力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代表我国民族重卡最高水平的一汽解放J6奥威6DM(11L)正式投放市场,彻底打破了合资品牌在11升发动机领域对我国的长期垄断。同时,投资68亿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乘用车研发基地,也于8月开工建设。
一汽的创新发展,是吉林省今年经济领域创新驱动取得显著成效的典型代表。今年以来,吉林省全力推动“三动”战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1-10月份全省百户重点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超过去年全年立项数,申请专利增长11.2%,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加快建设,99项技术研发项目中71项实现成果转化。长东北中科院光电子产业园也正式启动。
吉林省“三动”战略之中,创新驱动的意义尤为特殊。如果说高新技术决定着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那么,创新则是高新技术的根本动力,创新让经济发展成为有源之水,更是吉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技术水平、缔造新兴战略产业、培育新的发展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今年,吉林省坚持创新驱动和市场驱动并举,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支持市场主体与科教单位对接,加大创新型企业引进力度,支持科教人员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民间、域外资本和风险投资等与科技项目对接。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全省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日渐形成规模。建立省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187家,其中国家级13家。同时,全省共认定了11个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还成功组建了汽车、轨道客车产业技术创新合作联盟。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等建设与管理取得明显进展, 1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10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断推进,汽车关键技术等七个重大科技专项取得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加快。长春、吉林国家高新区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加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与此同时,各大企业创新动能十足,为吉林省自主创新增光添彩。
全省首批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一,长客股份承担的350km/h高速动车组项目已顺利完成系统集成,实现批量生产,成功迈入产业化。据介绍,长客的新一代高速列车的整车国产化率达到85%。伊朗城铁、沙特地铁、香港轻轨……长客制造的自主品牌,已然风靡世界。
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省内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目前已达34家,在各自的产品领域发挥着作用。一汽国家级技术中心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汽车电线束、滤清器、座椅、制动器等部分配套产品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投资68亿元的乘用车研发基地今年破土动工。
大成集团通过不断的自主创新,掌控了核心的菌种培育技术,将全球赖氨酸定价的话语权,当仁不让地揽入怀中。今年,投资42亿元的大成百万吨化工醇工程,一期已形成60万吨淀粉糖生产能力,明年将形成80万吨化工醇、120万吨淀粉糖生产能力。
吉林省会长春战略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重点培育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3季度完成产值463.4亿元,同比增长54%,增长速度高于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3个优势产业增速20.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15.8%。(记者 孙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