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就进一步做好凝冻灾害应对工作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雪凝灾害应对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确保电力、通信通畅和煤炭、成品油料供应及时稳定,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和城乡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做好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的防冻工作,切实做到“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
《通知》指出,自2010年12月31日起,受北方强冷空气持续影响,贵州省已有79个县(市、区)出现低温凝冻天气,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贵州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等重要批示精神,栗战书书记、赵克志省长等省领导及时研究,作出部署,并亲临一线,察看灾情,慰问灾民和指导灾害应对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专题会议精神和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全面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各级干部群众和驻黔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公安民警坚守抗灾一线,不畏艰苦,不怕疲劳,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和新时期贵州精神,扎实工作,科学救灾,“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通知》强调,据最新气象预报,2011年1月9日夜间至11日白天,贵州省又有一次明显的雪凝天气过程,大部分地区阴天有冻雨或雨夹雪,其中,贵州省的东部地区有大雪,凝冻灾害的范围增大、强度加强。根据国务院应急办通知和贵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为进一步做好应对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的要求,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这次雪凝灾害应对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坚决克服松懈、麻痹、厌战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按照国务院应急办通知和贵州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靠前指挥,带头坚守岗位,科学有效调度力量,确保灾害发生后,有序协同应对,快速高效处置,最大程度减少灾害损失。
二、确保交通运输安全畅通
各级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高速、高等级公路和国、省、县道的巡查,对桥涵及道路风口等易凝冻路段,要严防死守,出现凝冻,按照预案及时处置,不能封路,保证畅通。铁路部门要加大运力配置,确保旅客及电煤、成品油等重要物资运输。民航部门要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及时除雪除冰,确保飞行稳定安全。要及时救助、疏散被困人员。
三、确保电力、通信通畅和煤炭、成品油料供应及时稳定
电网、电厂、通信、煤矿、成品油供应部门和有关企业要做好应急抢险人员调配和物资储备,加强设备设施巡查,特别是高寒山区供电、通信线路的巡查维护,一旦发生故障,立即组织力量及时抢修,确保通畅。要抓好安全生产,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稳定。
四、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和城乡群众生活物资供应
各地各部门要积极组织货源,做好应急储备,确保粮、油、肉、菜、蛋、奶等重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要加强市场尤其是价格监管,平抑物价,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假冒伪劣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保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要妥善安排边远高寒山区受灾群众、困难群众生活,决不能让群众挨冻受饿,努力防止因灾造成人员伤亡。
五、做好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的防冻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冬季农作物及果树果园特别是畜禽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安全越冬。
六、加强值班工作
各地各部门要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随时掌握、汇总灾情,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适时向公众发布灾情信息及应对措施。重要情况立即向省政府报告。(记者 刘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