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2011年会议”在厦门隆重召开。会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陈爱平指出,近两年来,中国海事参与国际海事事务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中国海事将进一步加大参与国际海事事务力度,提高整体履约水平。
两年来,中国海事参与国际海事事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国际海事事务参与面不断扩大,近两年出席国际会议团组共174批次、400人次;国际会议提案不断增加,增强了中国海事在国际海事事务上的话语权;履约研究取得了进一步进展,特别是在船舶温室气体减排、船舶远距离识别与跟踪系统、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及拆船公约等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顺利接受了IMO成员国自愿审核机制审核,树立了我国更积极的A类理事国形象,为规范我国海事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国际、国内、社会形势及海事产业迅猛发展对中国海事参与国际海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海事参与国际海事工作机制也面临着不太适应的地方,包括目前的人才状况不能适应国际海事工作发展的要求等。对此,陈爱平强调,“十二五”期间,中国海事必须以IMO成员国审核机制强制化为契机,建立系统的、国际化的海事履约机制,提升海事整体管理水平;以话语权、主导权为目标,建立协调有序、积极高效的国际海事多边会议参与机制,维护国家和行业整体利益;以重点人才培养为突破口,建立完善国际海事复合型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赵虎 朱婧 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