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以富民强省作为中心任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共鸣。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规划点击】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问题,力争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人,农村劳动力5年累计转移500万人。
【代表委员心声】省政协委员、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华亚伟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实现富民的首要条件。不实现就业,富民无从谈起。我省是人口大省,就业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手段,更是人们实现自身价值、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可谓抓住了根本。
【民生数字】“十一五”期间,全省从业人员达5835万人,其中城镇976万人,乡村4859万人;累计城镇新增就业6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2360万人,净增800万人。
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
【规划点击】积极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完善住房政策体系,加强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调整,调整优化商品房供给结构,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大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力度,规范市场秩序,抑制房地产炒作投机。
【代表委员心声】省政协委员、商丘市国税局的宋慧玲建议,尽快把住房保障立法提上议事日程,将完善住房保障、提供公共住宅产品作为政府的基本公共职能,提倡和鼓励中低和中等收入的无房者租房。另外,政府应适当放宽廉租房适用人群,降低申请廉租房的门槛。
【民生数字】未来5年基本实现“住有所居”。全面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三年规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9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万户以上。进一步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以实物配租与货币补贴相结合的办法,争取到2012年基本解决38.7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全力保障群众身心健康
【规划点击】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改革医疗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人人病有所医,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代表委员心声】省人大代表、平顶山宝丰县委书记王宏景说,近年来,我省加快了县、乡两级卫生院建设步伐,新农合实现了全覆盖,全省新农合跨区域直补更是有效缓解了农民小病扛、大病拖的现象。
【民生数字】“十一五”时期,全省财政投入卫生事业费272.4亿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61667个,项目总投资98.6亿元。全省新农合累计补偿医疗费用97.61亿元。享受合作医疗补偿的参合农民1.16亿人次,补偿金额达1万元的参合农民有76452人,达3万元的参合农民有4467人,达封顶线6万元的参合农民3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