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月20日召开的2011年全省保险工作会议上获悉:2010年全省保费收入746.4亿元,同比增长24.17%。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92.91亿元,同比增长49.92%;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553.49亿元,同比增长17.16%。全年累计赔付支出145.38亿元。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47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105家,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308亿元。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为会议发来贺信。河北保监局局长吕宙作了题为《注重规范经营 推进科学发展 努力提高保险业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和水平》的报告。赵勇在贺信中指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河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基础的重要一年。在新的一年里,保险业要在推动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要在促进自主创新方面有更大作为,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有更大作为。
据了解,2010年河北保监局启动实施了“三项工程”,即“保险信誉工程”、“保险护城河工程”、“绿色保险工程”。一是出台了《2010年河北保险业“保险信誉工程”实施意见》,对全行业提升服务质量、防范信誉风险作出全面部署;制定实施了《河北省保险公司服务质量评价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较为完善的保险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了产险公司积压赔案定期清理制度,全年共清理积案52316件。二是开展“保险护城河工程”。出台了《河北“保险护城河工程”实施意见(2010-2011)》,并与省综治办联合下发《关于推行治安保险促进保险业参与平安建设的通知》,在北京周边地区初步形成一个包括治安管理、安全生产、养老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保险服务网络体系。截至2010年底,河北共有101个基层保险机构开办了治安保险,为全省76.39万户农民家庭提供了80.18亿元的风险保障,已处理灾害事故1492笔,支付赔款195万元。三是启动了“绿色保险工程”。河北保监局在全国率先提出“绿色保险”,与唐山市政府达成共识,(下转金3版)(上接金1版)探索研究建立“曹妃甸绿色保险服务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2010年河北省保险业通过推进业务结构调整,保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一是推动发展农业保险。全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6.53亿元,保险金额129.69亿元,赔款支出2.6亿元,受益农户33.9万户次。积极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工作,为104.37万农民提供267.61亿元保障。二是积极开展责任保险。全面推动安全生产、校园安全、火灾、旅游、医疗、环保、建工等涉及国计民生重点领域的责任保险发展。全省责任保险保费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25.99%,赔款支出1.15亿元,同比增长16.76%。出口信用保险累计承保额38.3亿美元,对河北省一般贸易出口的覆盖率由2009年的19.1%提高到2010年的22.3%,帮助企业获得贸易融资超过31亿元人民币。三是支持发展医疗健康保险。2010年,全省寿险公司健康险保费收入28.19亿元,同比增长18.62%;承保人次3615.91万人,同比增长10.33%。
会议提出,2011年全省保险业将继续推进“保险信誉”、“保险护城河”、“绿色保险”三项工程,着力规范保险市场秩序,着力防范化解行业风险,着力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促进河北保险业平稳较快发展。要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加大市场规范和查处力度。强化市场行为监管,继续把打击虚假经营行为作为规范市场秩序的重点。二是切实防范和化解保险风险。实施保险公司季度风险排查制度,督促公司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进一步推进分类监管,对全省保险公司2010年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划分为A、B、C、D四类,将分类结果通报总公司,对C、D类公司实施重点监管。(通讯员 孔令亮 记者 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