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陕西省全力护航民众健康 药品三统一延伸到县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1日   来源:陕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药品“三统一”延伸到县级

    实行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为维护人民健康,保障群众的基本用药,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所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陕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内容。

    陕西“三统一”药品统一采购工作于2009年12月10日正式启动,首先在宝鸡、榆林、咸阳、铜川、商洛5个市进行试点,各市完成了配送企业遴选工作,省上精心组织了统一采购招标工作。2010年3月30日上午,“三统一”药品配送车抵达眉县横渠中心卫生院时,过往群众争相围观,得知药品今后由政府统一配送后,眉县青化乡14组70多岁的老人张玉直夸:“太好了,政府这事办得好!咱老百姓不但吃上便宜药了,而且再也不会遭假药的罪了!”

    去年9月,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三统一”实现全省覆盖,全省11个市区选出16家药品配送企业,共向基层医疗机构配送了1.23亿元的药品。药品“三统一”工作实施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两次集中采购的结果,中标品规零售价格与国家零售指导价或限价相比,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平均降幅为46.14%和50.84%,乡镇卫生院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降幅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今年,陕西将进一步完善药品“三统一”制度,建立健全国家基本药物采购机制,规范采购配送工作,建立药品价格信息库,逐步把“三统一”延伸到县级医疗机构。同时,加强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管理,完善基本药物报销和医疗保障支付政策,落实基本药物报销比例高于非基本药物的政策。健全监测评价体系,实行全品种取样跟踪抽验,提升对基本药物实现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全过程追溯的能力。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点,2010年12月7日,赵正永省长在省直医疗机构调研时提出“在省妇幼保健院基础上,集中陕西妇产科和儿科方面的优势资源,组建省妇女儿童医院”。随后,“抓好省妇女儿童医院、省人民医院、省中医院、省肿瘤医院建设”正式写进2011政府工作报告。

    据省妇幼保健院院长郑宏志介绍,按照赵正永省长“要把省妇女儿童医院搞成西北最好、在全国有影响的妇女儿童医院”的指示,即将在西安灞建设的省妇女儿童医院将投资6亿多元、占地150亩、新增床位1000张。建成后的省妇女儿童医院,不仅在西北地区,在西部都将成为一流的三级甲等妇女儿童医院。

    在加大省属公立医院建设的同时,陕西还将继续做好宝鸡市国家试点城市和子长等县区省级改革试点,同时将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各地将至少选择1个到2个县区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以建立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目标。探索完善三级公立医院托管、团队式帮扶及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推行优质护理、预约诊疗、先诊疗后结算、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志愿者医院服务、便民门诊等惠民措施。推进区域性统一预约诊疗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在全省所有二级以上医院推行预约诊疗服务。年底前,人口超过30万的县(市)要有一所二甲以上水平的公立医院。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探索建立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有条件的地区可试行患者诊疗信息“一卡通”和县、乡远程会诊,逐步实现县域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资料的有效利用。

    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省卫生厅厅长刘少明介绍说,县镇一体化管理是统筹城乡卫生发展的一项新举措。目的是把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核心是实行人员、财务财产和医疗业务统一管理,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职能和任务、财政投入供给机制不变。

    今年,省政府明确要求,各地要确定1—2个县(区),由县级医院与1—2个重点镇卫生院开展试点工作。要制定好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试点顺利开展。年底前,进行效果评估,总结经验,交流推广。

    继续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36个县级医院、5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830个村卫生室、4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精神卫生机构建设进度。启动卫生监督机构、卫生应急体系和乡镇卫生院“安心工程”建设,从今年开始,用3年时间,在全省每个乡镇卫生院建设15间“周转房”(每间30平方米),建设一间50平方米左右食堂,配备内部设施;同时,用两年时间对全省1707个建制乡镇卫生院住院病房取暖设施进行完善。

    推进基层卫生机构内部改革,重点做好乡镇卫生院人员聘后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实施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万名医师培训项目。继续做好为乡镇卫生院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和招聘执业医师工作。以推广适宜技术为重点,抓好二级以上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同时,省上还将采取城市医院支援农村,鼓励城市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等措施,全面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新农合保障水平提高80元

    陕西新农合工作连续多年走在全国前列:2007年实现全覆盖,比国家的原定目标提前了3年;2010年参合率达到97.3%;统筹区域内按政策平均住院报销比例由45%提高到65%以上,最高报销金额达到了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过去,许多农民有病不敢看医生,小病拖成了大病,慢病拖成了重病。现在,参合农民由于能得到新农合补偿,有病敢看了,全省各级定点医院年住院人次平均增加30%多。陕西还创造了新农合住院单病种定额付费和“报销直通车”的工作模式。

    新农合筹资水平由最初的每人每年30元提高到150元,今年,陕西决定,财政补助标准再次提高80元,统筹区域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60%以上,住院补偿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6倍以上。继续完善和推行单病种管理和诊次总额预付模式。并在全省开展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医疗保障,提高医疗救治和保障水平。加强新农合管理经办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完善信息网络。全面实现参合人员在统筹区域内即时结算,力争实现跨县、跨市结算。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基金管理使用,合理控制基金结余,保障基金安全。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监管,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至25元

    近年来,陕西在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时,坚持均等受益的原则。落实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21.5元,高出全国6.5元。出台了全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为全省城乡65岁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已有202.2万老人受益。全省建立城市居民健康档案262.79万份、农村313万份,建档率45.6%和15%,分别高出全国15.6和10个百分点。

    今年,省上决定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至25元。省政府要求,中、省补助标准确定和下达后,各地务必足额落实配套资金。补助标准提高后,要相应增加服务内容,调整服务标准,完善服务规范,制定并落实绩效考评办法,加强资金管理,做到任务下达到哪里,资金落实到哪里。要加大专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要建立服务内容、项目进度和资金到位等信息监测和通报制度,加强督导考核,确保群众受益。

    加快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重点提高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卫生监督机构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急管理能力,开展各设区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及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建设,完善信息报送、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制度,严防疫情暴发和蔓延。

    进一步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加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实施“疾控卫士”培训项目,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继续做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免疫和消除麻疹工作,全面推进乡镇(社区)以上医疗机构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加强艾滋病监测检测和疫情报告管理,落实高危人群干预措施和抗病毒治疗工作。实施结核病防治“两免一加强”项目。落实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加大乙肝、性病、流行性出血热、布病、手足口病、狂犬病、麻风病、流感等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防控力度。继续实施“降消”项目,在14个县启动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加强婚前孕前检查、孕期保健和产前诊断,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以宣传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行为为主线,开展健康教育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创建无烟医疗卫生单位活动。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卫生村镇活动,力争再建成一批省级卫生县镇村。加快农村改厕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相关链接
· 陕西:以每天10万亩的灌溉速度全力推进抗旱灌溉
· 陕西在田作物受旱面积达471万亩 其中重旱46万亩
· 陕西:放宽条件创新模式 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
· 陕西:2010年全省财政中民生投入达到1720亿元
· 陕西召开巡视工作座谈会 赵乐际听取汇报并讲话
· 陕西拨付粮食直补资金24.38亿 力争2月底前兑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