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至28日,我国中东部将出现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预计此次降水过程较2月中旬的两次过程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过程降水量大,大部旱区的旱情将明显缓和,干旱范围缩小,程度减轻,但部分地区旱情依然持续。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2月25日至28日,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汉、江淮将有小到中雨(雪)过程,江汉及沿淮局地有大雨;陕西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雪,局地有暴雪。其中27日至28日,陕西中部、华北南部、黄淮中北部等地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雨转雪或雨夹雪天气。
这次降水过程将给久旱的冬麦旱区带来“福音”。预报显示,除河北中东部、京津地区及山东北部降水量一般不足5毫米外,其余旱区大部将普遍出现5毫米~15毫米的降水,其中,陕西南部、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苏皖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累积降水量有15毫米~30毫米,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沿淮的局部地区雨量可达40毫米~55毫米 。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介绍道,25日至28日将之所以将出现明显的降水,是由于北上的南方强盛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弱冷空气交汇所致。由于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此次降水持续时间也将较2月9日至10日、12日至13日的两次降水时间要长。
“从持续时间、降雨量、云层厚度等各气象条件来看,降水区域气象部门可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马学款说,此次过程将使大部旱区的旱情明显缓和,干旱范围缩小,程度减轻;但华北中东部、山东北部降水量不足5毫米,河北南部、山东北部等地的旱情还将依然持续。
气象专家建议,北方冬麦旱区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根据苗情、墒情进行科学灌溉。其中,河北南部、山东北部旱区仍要趁气温回升,在晴暖午后进行灌溉;并根据苗情和肥力状况,结合灌溉施肥;同时密切关注气温变化,若日平均气温降至3℃以下,要停止灌溉,确保没有明水过夜,防止小麦发生冻害。其他旱区因25至28日有明显降水,墒情和苗情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推迟浇返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