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开第一次会议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5日   来源:教育部网站

    2月25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审议工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严格把关、确保质量,使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更加科学、更加先进,更加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成长特征。

    袁贵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课堂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是惠及亿万中小学生的一件大事,是提高教育质量、破解教育难题的关键环节,也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影响重大,责任重大。

    袁贵仁强调,经过反复修订和征求意见,目前各学科课程标准修订稿已基本成熟,下一步要认真细致地做好课程标准的审议工作。一是牢牢把握审议原则。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体现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和科技进步新进展,充分体现十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果。二是科学设计审议程序。强化过程性审议,按照综合审议、分科审议、再综合审议的流程,把握好各学段、各学科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机衔接,把握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相互融合,把握好知识传授、能力教育、情感培养的相互贯通以及所有学科课程总量、难度的整体衡量。三是改进完善审议方式。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按照科学、先进的要求,坚持与时俱进;要充分发扬学术民主,认真听取一线教师意见建议;要突出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问题;要多做国际性、历史性的比较分析。

    会议听取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情况及审议工作安排。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出席会议。

    【链接】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2001年,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率先在全国42个实验区进行实验,2005年,在全国全面铺开。为不断完善课程标准,教育部先后于2003年和2007年两次组织面向全国的大规模调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对课程标准实验稿进行了3轮修订。目前,课程标准修订稿已基本完成,将于近期进行审议。

 
 
 相关链接
·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会见微软公司全球教育副总裁
· 努力攻克教育改革发展八大难题——访教育部部长
· 教育部召开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会议 刘利民讲话
· 教育部要求确保免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有编有岗
· 教育部:最大限度确保首届免费师范生中小学任教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