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上海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让市民吃菜实现"量足价平"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8日   来源:解放日报

    每500克青菜1元、芹菜2.5元、菠菜1.8元、荷兰豆5元、冬笋10元……这是市民高阿姨27日“菜篮子”里的蔬菜价格。高阿姨说:“比起春节期间,蔬菜价格回落很明显,哪怕荷兰豆、冬笋这样的时令菜,价格也下降了一半多。”

    小小一个“菜篮子”,直接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也是上海农业、商业等相关部门最关注的物价“风向标”。把百姓的“菜篮子”放在心上、拿在手中、落到实处,成为上海探索建立平抑物价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切入口。

    供应源头“多一点”

    “三天不见青,肚里冒火星”,上海市民对绿叶菜尤为偏好,绿叶菜也是“菜篮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娇嫩的绿叶菜经不起长途运输,所以上海不能完全依赖外省市的“客菜”。要想让百姓买到价格实惠的蔬菜,必须让供应源头“多一点、再多一点”。

    于是,市政府将小小绿叶菜纳入了对区县的绩效考评体系,督促郊区菜田挖潜力、多出菜。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市政府与9个郊区县以及光明食品和上实集团,签订了《确保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工作责任书》,明确要保证全市种植蔬菜面积50万亩,其中绿叶菜种植面积17.5万亩,绿叶菜日均上市数量不低于3000吨,显示出政府对保供应、抑物价的坚定决心。

    一项项“体贴入微”的惠农政策也接踵而至,鼓励菜农多种菜、种好菜。松江菜农陈老伯告诉记者,原来种10亩以上蔬菜才能获得综合补贴,现在每亩都有补贴,标准也从原来的每亩60元提高到76元。“夏淡”期间种植绿叶菜,还能获得新增的每亩80元“绿叶菜专项生产补贴”。对于规模化的蔬菜园艺场来说,扶持力度更大,其中在新计划建设的150家蔬菜标准园中,预计达标菜园可获得50万元的奖励。

    只有保障供应,才能稳定通胀预期、抑制投机行为。蔬菜批发商蒋先生说,去年10月以来,上海各类绿叶菜的上市量大幅提升,批发价纷纷下跌,青菜还跌到过“每500克0.3元”的成本价下。市农委的最新调查也发现,全市在田蔬菜已达50万亩,其中绿叶菜达18万亩,明显高出去年同期。田头价格的平抑,牵制了终端菜价的上涨。

    流通环节“少一些”

    管好“菜篮子”,关键在于流通环节。而蔬菜流通环节的“层层加码”,也多为消费者所诟病。对此,上海将压缩流通成本作为稳定物价的重要目标之一。2月24日上午,上海彤瑶果蔬和上海春鸣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将两面锦旗送给家乐福上海总经理杜邦,感谢上海家乐福“农超对接”项目,给农民带来了更多收益。据了解,上海家乐福门店中,“农超对接”蔬果比例已超过50%,近的来自14家本地农民合作社,最远的来自新疆,每天能推出5种每500克低于1元的蔬菜。

    减少流通环节,有效地抑制了价格上涨。为此,市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大市场、大流通的优势,加快农超对接进程,在全国布局供沪粮食基地、蔬菜基地和生猪养殖基地,以及农产品产销对接基地。目前,包括江桥市场在内的上海蔬菜集团在全国各地建起88个供应基地,面积达50多万亩,即使遇到灾害性天气,也能基本做到客菜的保量保价供应。

    标准化菜场的公益性回归,也进一步拉低了菜价。今年起,普陀区建德农贸市场由“私”转“公”,蔬菜摊位将从11个增加到60个左右,摊位费却从1100元左右降至六七百元,经营成本低了,蔬菜数量多了,明显带动了价格回落。

    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为避免物价在流通过程中异常波动,上海还将在今年构建高效的市场调控体系,建立主要商品和重点行业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中央、地方两级储备制度建设,增加储备品种和规模;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市场调控能力和水平。

    政府财政“补一块”

    让市民吃菜实现“量足价平”,还只是顾了一头。有关部门清醒地认识到,要保证“菜篮子”等物价平稳,也要保护好农民等生产积极性,防止“菜贱伤农”,构建健康的供应链。

    对部分群体“补一块”,也是平抑物价长效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例如,针对市郊菜农响应政府号召、大胆增加绿叶菜面积,但蔬菜集中上市导致菜价下跌,农民可能面临亏本的现状,安信农保公司等企业在全国率先开发出蔬菜价格险,以减少农民损失,今年春节前,市郊第一批菜农领到了“蔬菜价格险”赔偿款。再如,虹口区安排了500万元保障蔬菜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调节金,在菜价异常波动时预警响应,补贴对平抑菜价有贡献的菜场和经营户。

    另一方面,低收入、困难群体的生活压力也为政府部门所关注。前不久,一场声势浩大的帮困送温暖活动在全市拉开大幕,此次活动中,不少困难人群首次拿到了200元的一次性物价补贴。统计显示,此次民政部门发放的一次性物价补贴总计达到1.3亿元,主要面向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家庭、农村五保户等,基本在春节前发放到位。

    除了及时性的补助行动,本市还在酝酿建立一些长效机制。据了解,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联动机制的具体运作方式将优先考虑与贫困户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食品价格的上涨,一旦达到一定幅度、持续一段时间,就将立即进行补贴。(记者 黄勇娣 任翀)

 
 
 相关链接
· 青岛:节后“菜篮子”价格总体趋降
· 山东“菜篮子”工程有效下拉CPI指数
· 山西:多渠道筹资助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 中央财政15亿元支持北方主要中心城市菜篮子生产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