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北京将健全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1日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

   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2011年北京市将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望健全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这意味着,今后每年低保金的上涨幅度将跑在物价上涨前面,城乡困难群众对自己能拿到的钱也将更加心中有底。

  据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介绍,2010年北京市社会救助标准尝试与物价上涨联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例如全市在年底及时下拨了应对物价上涨的临时补贴金2230万元,低保居民每人获得100元补贴。城市低保标准提高50元,增加至480元每月;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从210元提高到300元,创下多年来升幅之最。

  在此基础上,2011年北京市将通过调研、测算,规范健全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从而更加科学地调整城乡社会救助标准。联动将以适度挂钩为原则,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等其他各类因素。另据了解,今后几年农村低保标准涨幅将高于城市低保标准涨幅,继朝阳、海淀、丰台三个城区实现城乡居民低保标准统一后,“十二五”期间计划在全市各区县都建立统一的城乡低保标准。目前,全市城市、农村低保居民分别约为14万人和8万人。

  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2011年全市民政工作的6项重点内容之一。年内,北京市社会救助还将研究设立政府慈善医疗救助基金,拓展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新模式。提高对困难群众的教育救助标准,将低收入家庭也纳入教育救助范围;同时完善应急救助监测预警机制,解决居民因突发事件导致的生活困难。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60多万名低保、低收入困难群众。同时,全市也将建立居民家庭收入核定的多部门联动机制,提高社会救助管理水平。

  此外,市民政局2011年重点工作还包括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建设、健全优抚安置等内容。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主要的惠民政策将超过20项。吴世民表示,各种政策经过调研将相继推出,但不管新的惠民政策何时出台,其执行时间都将从2011年1月1日起计算,并予以补发,以最大限度让居民享受实惠。

  链接

  2011年主要惠民政策一览

  1、和谐社区建设,打造北京特色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建立社区对密切关系民生服务项目的监督评议机制。

  2、全市3943个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实现村务公开透明。

  3、建立新录用大学生社区挂职锻炼制度。

  4、面向社会再招聘1000名大学生进社区工作,加大从社区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力度。

  5、推进1700个农村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6、96156社区服务热线实现10秒钟接电话,增加社区服务项目。

  7、培育500个示范养老(助残)餐桌、500个示范托老(残)所;拓宽养老服务券使用范围。

  8、扩大老年医疗补助范围;逐步提高高龄老人津贴标准。

  9、再招聘2000名社区养老(助残)员。

  10、开工建设政府投资的1万张养老床位。

  11、制订低收入家庭失能老人、重残人住养老机构资金补贴政策。

  12、开展乡镇敬老院“公办民营”改革试点,解决郊区养老机构入住率不足问题。

  13、市属福利企业的低收入职工月收入实现翻番。

  14、将低收入家庭纳入教育救助范围。

  15、健全社会救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16、重点优抚对象定期抚恤和生活补助金标准提高8.7%。

  17、义务兵优待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1.8万元;高校入伍义务兵助学金标准提高至3万元。

  18、开展“银龄婚姻家庭建设俱乐部”进社区试点,为老人提供公益性婚姻家庭服务。

  19、殡葬管理工作实现一条龙服务规范化。

  20、提高见义勇为人员奖励标准,健全生活困难见义勇为人员定期定量生活补助制度。

 
 
 相关链接
· 北京8条地铁线路同时开工
· 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营示范线(S1线)在京启动建设
· 北京职工互助保障计划2011年内惠及150余万人
· 北京"漫长"降雪27日午后逐渐结束 明显缓解旱情
· 北京举行第二期小客车指标摇号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