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保监会部署保险机构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检查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09日   来源:保监会网站

    近日,中国保监会部署开展第二次保险机构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检查工作。检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11年3月10日至7月20日,由各保险机构开展自查和整改,并在7月20日前将自查报告报送监管部门;第二阶段为7月至11月,保监会和各保监局对自查报告进行评估审核,并选取重点公司进行抽查和处理。检查的机构范围包括各保险公司(含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检查的时间区间为2010年全年数据,如有需要可上溯或下延。

    据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开展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提高数据真实性,对保险机构改善经营管理、监管部门加强和改善监管、加强社会和公众对保险业的监督、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保监会组织开展了第一次保险公司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检查工作,在查补制度漏洞、纠正违法违规行为和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保险行业规范经营和市场健康发展。由于2010年保险业集中力量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开展检查的条件不具备。因此,保监会决定在今年部署开展第二次保险机构财务业务数据真实性检查工作,旨在巩固第一次数据真实性检查成果,强化数据管控意识,从源头上剖析背后违法违规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促进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

    这位负责人介绍,第二次数据真实性检查的检查重点主要包括:查处通过虚构经济事项或使用虚假发票报销、套取资金用于支付高管和员工薪酬奖金福利、个人侵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的业务及管理费不真实问题;直销业务挂靠中介虚开中介发票套取手续费用于支付给正式员工、无资格中介或个人、账外暗中支付手续费等导致的手续费和佣金支出不真实问题;利用准备金调节利润,未经相应内部程序变更准备金评估政策、方法和金额,重大变更未予及时披露等导致的准备金数据不真实的情况;未严格按照业务预估政策、重大再保险风险测试或合同分拆等有关制度导致虚增、虚减分出保费和分保费收入数据不真实问题;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及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类和计量方法不准确、随意变更会计分类、投资收益的确认不及时、不准确等数据不真实问题;保险集团(控股)及其子公司之间的违规关联交易问题。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此次也被纳入检查范围,重点检查自有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

    这位负责人介绍,保监会和各保监局将严格审核评估自查报告,选取部分公司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将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应的高管人员责任,以此促进各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关链接
· 杨超:新农保建设应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机构作用
· 保监会关于规范保险机构对外担保有关事项的通知
· 北京市鼓励保险机构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设专营机构
· 各保险机构已陆续开展地震救灾捐款和赔付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