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我国棉花打顶与采收智控系统技术研究取得进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6日   来源:科技部网站

    棉花是我国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前,我国棉花生产技术装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低,整体上,我国棉花种植生产机械装备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有较大差距。十一五”期间,科技部依托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实施了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开展了棉花种植生产中关键的打顶、采收环节技术装备的智能控制系统技术及集成研究,项目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对产业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项目研究的自走式棉花打顶技术与装置,可有效替代以往化学药物打顶方式、人工打顶方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降低棉花种植过程中的成本,同时,根据棉花生长植株形态和棉田地面特征,研究采用自动化程度高、技术先进的地面实时仿形技术,实现棉花仿形打顶,最大限度降低打顶过程对棉花植株生长的影响和植株棉铃的损失,提高棉花产量。高地隙自走式底盘采用液压技术与电控技术相结合,四轮驱动、前轮液压转向的结构型式,采用电子控制的牵引控制和防滑系统,实现了电子控制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因地表不平、土壤松软、湿滑等原因造成的轮胎打滑、跑偏和行走困难等问题,保证喷雾机的正常行驶和作业。

    在采棉机智能控制系统研究方面,突破了采棉机的在线产量测量、基于动态负荷的行走速度调控、指式水平摘锭复合运动采棉机械手的对行和微地貌自动仿形与离地间隙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系统的集成,提高了作业性能,实现我国自走式采棉机的智能化控制升级,掌握了智能化采棉机的核心技术。

    项目实施有效解决了棉花种植生产中的打顶和采摘环节占用劳动量大、机械装备水平较低、关键重大装备以来进口的问题,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为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提高了我国棉花产量和质量,实现棉花每亩收入比通过人工打顶、采收增加经济收入100~150元,较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实施促进了棉花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提高了产业竞争力,推进了新疆等棉花产区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链接
· 中科院公布“棉花控缓释肥”新技术 减少氮磷排放
· 质检总局:棉花市场秩序整顿见成效 质量总体稳定
· 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反质子加速器研究取得进展
· 我国石墨烯非晶碳复合薄膜制备研究取得新进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