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记者从国家气象中心获悉,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及西部地区的气温较同期略偏高,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及东北地区中北部的前期降水充足,水热条件均有利于牧草返青。
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钱拴告诉记者,3月下旬至5月中旬是草原牧草返青的关键期。一般来说,影响牧草返青的主要因素是降水与气温。由于去年冬季我国北部及西部大部分地区降雪较多,草原地区的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增加了1至4倍,草地蓄墒充分。而我国草原多为干旱和半干旱区,冬季降水对牧草返青十分有利。今年开春后,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降水充足,土壤墒情适宜范围明显多于去年同期,为今春陆续开始的牧草返青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
牧草返青对我国农牧业生产影响非常大,与国家制定草原禁牧休牧相关政策、畜牧业饲草供应以及沙尘天气的防御等紧密相连。而气候作为影响牧草返青的关键因素,加强对草原气候的监测与评估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
据了解,目前中国气象局已经加强了对草原天气的监测,运用草地生态气象监测的评价模型等多种手段,对牧区天气变化情况和牧草的长势进行监测、预估与评价,并联合地方气象台及时发布相关产品信息,为牧草返青提供了有力气象保障。
气象专家建议,由于北方草原局部地区降水量偏少,加上春季空气干燥,草原防火抗旱形势比较严峻,应提高草原防火抗旱意识。此外,今年的气候条件也利于鼠虫害的发生,相关部门也应做好气象灾害与衍生灾害的防御工作。(刘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