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江苏省国际商会代表大会隆重召开。由此,这个走过20多个春秋的民间国际经贸机构迎来全新时代,以崭新的风貌开启新的历史征程。江苏省国际商会,致力于促进江苏经济国际化进程,搭建促进全省企业沟通世界的“金桥”,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国际商会,一块全球通用的“金字招牌”
中介组织被称为市场经济的“润滑剂”。沐浴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春风,一批商协会民间中介组织茁壮成长。江苏外经贸行业,处在江苏经济对接国际经济的前沿阵地,同样出现了相应的中介服务机构,对江苏外经贸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作用。那么,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实体化运作的江苏省国际商会,又将充当何种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国际商会,在全球范围被当作“金字招牌”,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品品牌。这个成立于1919年的全球性民间经贸组织,已成为唯一代表全世界所有企业的权威代言机构,是世界商业服务的非政府经贸组织,是联合国等政府组织的一级咨询机构,会员遍及140多个国家并拥有数万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员公司和协会。在国际经贸界,国际商会地位举足轻重。它是联合国等政府组织的一级咨询机构,还是多个国际贸易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比如《托收统一规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都出自国际商会。
中国国际商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产物,跨入国际商会大家庭大门,我国经历了8年努力。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广大企业开展国际交流、了解熟悉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全国工商界建立一个能为企业搭建国际平台、代表企业利益、反映企业呼声的机构成为时代之需。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贸促会从1988年起同时使用“中国国际商会”名称,以“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方式对外开展工作。
1986年6月,国务院授权中国贸促会联合外交部、外经贸部等,以国家委员会名义申请加入国际商会。经国际商会理事会同意,1995年,国际商会中国国家委员正式成立,秘书局设在中国贸促会。
现在的中国国际商会,已成为中国贸促会联系国内外企业的重要窗口,开展贸促工作的有效渠道和得力助手,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近20年来,中国国际商会依托中国贸促会工作网络,同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工商业界建立了广泛的经贸联系,与160多个对口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同一些国家的商会建立了联合商会。2007年12月,当时的一位国务院负责同志在出席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代表大会时给国际商会积极评价:“中国国际商会已成为中国企业了解和利用国际规则、反映企业诉求、寻找合作伙伴的有效窗口和途径”。
中国国际商会的宗旨是为会员服务,成为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更好地反映中国企业的呼声,中国国际商会实体化工作再次被提上日程。2005年8月,中国国际商会成为独立的社团法人。
同样成立于1988年的江苏国际商会,经过20多年发展,已成为中国国际商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国际商会以中国贸促会江苏省分会为支撑,是由我省涉及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等商业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经济团体等组成的综合性、非赢利性商会组织,为促进和帮助江苏企业和社会各界沟通世界积蓄了巨大能量:与全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的148个商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了欧盟委员会亚洲投资计划和中美企业合作对接项目(CMP)在江苏实施;与境外多家争议解决机构、律师事务所、商账追收公司开展密切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各类涉外经贸法律事务;与境外20多个国际知名专业展(博)览会保持良好和合作关系,且展会地域、行业日趋多元;拥有40多个国家、10万家海外采购商数据库和500万条采购信息资源。近年来,江苏省贸促会每年举办各类经贸促进活动100多场,“十一五”期末,全省贸促系统年出展总面积达到15000多平方米。特别是去年牵头承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江苏参展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十一五”期间,省贸促会共接待国外各类代表团超过6300人次,组织参加44个经贸代表团出访,与海外商协会和经贸促进机构新签合作协议39个。可以说,与贸促会资源相融合的江苏省国际商会已成为外经贸资源富集之地。
外贸大省期待国际商会的“金牌效应”
既然是“金字招牌”,就会有它与众不同的影响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机构不断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商会作为重要的企业自律中介组织,其作用更加凸显。党和国家对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如何发挥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入世以来,我国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贸交流和合作的要求日益迫切,走向国际市场的企业越来越多。在这一过程中,我国企业碰到的问题和困难也越来越多,国际经商环境对我企业提出的挑战和要求日益提高。因此,我国企业更迫切地感受到需要建立由企业主导的、能代表自身利益的商会组织,来协调行业行为,沟通对接中外商界、应对国际经贸环境挑战、提升竞争能力。
业内人士介绍,中国国际商会为国际经贸往来搭建了一个独特舞台,打开了一扇特别的窗口。在许多国际商务活动中,中国国际商会的牌子特别响亮。按照国际惯例,包括贸易、投资在内的国际经济交往多是由商会等民间组织负责的。特别是对外贸易谈判中,中国国际商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经贸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保护主义在一些国家明显增长,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的多发期。业内人士介绍,在国际事务谈判中,惯例是“官对官、民间对民间”。近年来,中国国际商会较好地弥补了我国民间商会力量的“短板”,按照国际惯例,在应对国外反倾销、组织国内企业开展产业损害调查等方面积极作为,发挥企业与政府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及时提供信息和培训、做好企业应诉组织工作、协调企业防止恶性竞价、开展反倾销预警,维护了国家和相关企业利益,在合理破解国外贸易壁垒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金字招牌”释放的“黄金效应”,拨动了我省众多外经贸企业的心弦。国际商会,成为众多企业向往追逐的目标。
两年前,我省已有部分省辖市召开国际商会会员大会,掀起了一波“商会热”。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一个市新加盟会员有30多家,而且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不仅有外贸企业,也有房地产开发商、家具制造厂、科研单位等。
企业家们迫切希望加入国际商会目的很明确,工业企业是要利用这块“国际牌子”,把贸易“蛋糕”做得更大。一位老总说,做企业就是要广交朋友,思想的火花和商机往往就在人与人不经意的交往之中,加入商会可以获得与国内外客商更多的接触、交往机会。服务型企业则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引进新观念,提升产品档次和服务水平。刚刚入会的一家民企,主营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表示,加入国际商会,可以通过研讨、交流等加强和国外同行的沟通,使自己开发的项目更好地和国际接轨,同时还可以为高档楼盘物色一批老外客户。还有不少企业则想从商会那里获得一把开启国际市场的钥匙,它们有的希望了解国际市场信息;有的希望获得参加国外热门展会博览会的资格。
江苏省国际商会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商会再成社会热点。不仅外贸企业、民营企业纷纷要求加盟,不少外资企业也表明成为江苏国际商会会员的强烈愿望。
专业人士分析,国际商会受追捧,是江苏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的开放型经济领先全国,2010年,全省完成进出口4657.9亿美元,其中出口2705.5亿美元,继续位列全国第二;实际吸收外资285亿美元,连续第八年位列全国第一;境外投资、服务外包等发展迅速。蓬勃发展的外经贸,同样需要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相关中介服务。在当今世界经济竞争中,商务环境、商务成本已成为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关键性的竞争要素。更好地发挥国际商会的作用,将对提升江苏投资环境竞争力起到很好作用。
国际商会为会员企业提供“柔性服务”
权威人士透露,实体化后的中国国际商会,将利用与国际商会的紧密联系,更加便利地向国际商界反映中国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跟踪、了解国际商业规则和惯例的发展,并向会员单位推广。同时,利用国际商会遍布全球的会员网络,推动会员的国际化合作。
商会运作最基本也是最难处理的问题,就是商会与企业的关系。怎样在国家要求和行业利益的大背景下,给企业提供切实、可行而又独具特色的帮助和支持,是衡量商会活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服务企业、沟通政府、联系世界”,江苏国际商会秉承这一宗旨,积极将为企业提供系列柔性化服务。具体说包括几个方面,一是协助拓展海外市场,依托广泛的海外资源优势,协助会员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二是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以调解、仲裁方式处理中外当事人之间发生的各类经贸、海事纠纷,仲裁裁决可在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执行;三是受理签发相关证书,签发一般原产地、各类进出口许可证、ATA单证册,出具国际商事证明,代理商标国际注册;四是促进业务交流合作,通过参加商会组织或参与的各种对口交流会、洽谈会、展览会和跨国采购会,会员企业可以建立友谊,互通有无,发展合作;五是增进高端人际交流,组织会员企业领导人开展联谊、研讨、访问活动,增进会员企业领导人与各界精英、政府领导间的交流;六是开展业务管理培训,针对开展国际商务活动需要,为会员提供从基础普及到深入提高的不同层次的中短期职业培训项目。
为会员企业提供定位更准、针对性更强的服务,是江苏国际商会的努力方向。在服务对象上,将努力根据企业个性量身定制,一类是针对大型企业的高端化服务,搭建跨地区、跨行业的高端商务休闲交流平台,比如苏沪知名企业家对接会等,一类是针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的服务。而收取会员企业费标准低于全国水平,享受原产地证更改、重发证书签证费等10多项免费服务,加上向江苏国际商会提交调解申请可在规定收费标准基础上享受20%优惠等8项措施,有的企业享受的优惠费用甚至超过一年上缴的会费。
创造性地开展既贴身又有前瞻的工作,将是江苏国际商会的一大工作亮点。与商协会等民间组织横向分工设部不同,江苏国际商会将充分依托优势资源,接轨国际惯例,将成立多个专业委员会,包括纺织、机械、新能源、化工、建材、轻工、冶金等。这些专业委员会既统筹全省相关行业情况,又具有对外交流的经验,可以为会员企业提高更加权威的指导和到位服务。
眼下,帮助企业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被当作江苏国际商会实体化运作后的一件要事。高成本时代的到来,操作简便、效率高、成本低的电子商务成为广大外贸企业改变贸易方式、化解成本压力的重要选择。2008年10月,省贸促会受省政府委托牵头承办省电子口岸建设工作,2009年6月,成立江苏省电子口岸有限公司,去年2月《江苏省电子口岸建设总体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获得省电子口岸领导小组批准。目前,省电子口岸一期项目建设管理服务商已确定,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商务部已同意报关报检、加工贸易联网管理等项目在江苏试点。与此同时,江苏省贸促会主办的“江苏商务网”已具有相当基础,下一步江苏国际商会将在此基础上建立开辟电子商务平台,整合自身优势,拓展电子商务链,前端,依托跨国采购中心资源,将大量国际采购信息与会员企业共享;中端,开展商务活动;后端,举办网上商品交易会。据悉,江苏国际商会近期将在加大投资建设网站基础上,选择百家会员企业先行先试,真正让会员企业享受到一系列优质的增值服务。
“商通四海,贸达五洲”,未来的江苏省国际商会将用朝气与活力为江苏外经贸发展开辟着一片新天地,为广大外经贸企业架设一座通达国际的“金色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