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编纂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9个分卷的编纂工作正式启动。这本志书共设《总述·大事记》、《图志》、《灾情灾害志》、《抢险救灾志》、《医疗防疫志》、《社会赈灾志》、《灾后重建志》、《人物》、《附录》9个分卷,全志成书后约450万字。
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编委会副主任徐福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编委会副主任吉狄马加,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编委会副主任刘春耀,省政协副主席、《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编委会副主任韩玉贵出席会议。
徐福顺指出,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按照省政府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的编纂工作,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事件,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历史经验,用科学的精神指导修志实践,严格按照《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编纂工作方案组织好编纂工作。
徐福顺要求着重把握好6个方面,一要落实好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一定要落实好每一分卷的组织领导,明确牵头单位和参与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要确定一位分管领导,落实专门承办人员。二要落实好修志经费。编纂、出版《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所需各类经费都要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各有关单位按《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编纂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贯彻执行,落实经费。特别要强调的是志编委要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财政厅要鼎力支持,切实保证修志所需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三要搞好上下衔接。各部门要切实搞好沟通衔接工作。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不仅要注意加强向上的沟通衔接,领会上面的编纂要求,包括主动做好各个分卷的篇目、体例及工作方案等,同时还要加强和各成员单位的横向沟通衔接,促使编纂工作体例统一,步调一致,推进有序。四要保证志书质量。各级各部门和编纂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质量,切实把好志书编纂的政治关、内容关、文字关、体例关和审查验收关,真正把《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编纂成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良志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信史。五要突出志书特色。各级各部门和编纂工作者要在深刻把握玉树大地震抗震救灾伟大斗争事实的基础上,注意细节、注重典型,归纳总结、提炼升华,并充分运用各种体裁、各擅其长,使志书层次清楚、归属得当、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深刻全面反映历史事实,服务于宏观决策、科学研究和灾后重建。六要加快工作进度。各级各部门更要引起重视,克服困难,加快进度,迎头赶上,在保证志书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编纂工作。
吉狄马加指出,省政府启动《玉树大地震救灾重建志》编纂工作非常及时,非常重要,以志书的形式记述好这次玉树大地震救灾及重建过程,更好地发挥资政、教育、激励的作用,无论是对青海,还是对全国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将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程。各地区、各部门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方法去准确把握这套志书的编纂思路和脉络。要有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野,以创新的意识和科学的理念,合理设计好这套志书的体系构架。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各方面的作用和力量,不断提高编纂工作质量和水平,力争做到不留遗憾,不留败笔,不留骂名,真正把这套志书做成传之后世的精品佳作、良志名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