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上海市在全国首次尝试新葬式——“微量骨灰葬”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27日   来源:文汇报

    3月26日上午,在滨海古园举行的“2011年海葬公祭典礼”上,申城在全国首次尝试了介于海葬与骨灰葬之间的新葬式——“微量骨灰葬”。3户上海家庭为逝去的亲人选择了这种葬式。

    所谓“微量骨灰葬”是指将逝者骨灰撒入大海时保留1/200的微量骨灰,装在火柴盒大小的骨灰盒里,集体安葬在滨海古园海葬纪念苑的草坪下,逝者的名字一同镌刻在海葬纪念碑上。

    1991年,在“耕地较少的平原区不再规划建设公墓”、“火葬区公墓的数量和占地面积要严格控制”等相关政策规范下,上海率先推出海葬。这年的3月19日,113位逝者骨灰撒入大海。20年来,申城海葬人数以每年10%递增,从最初不足亡故人口的0.2%,到目前的1.5%。迄今,已举办了164次骨灰撒海活动,76365人次、16188户家庭参与,节约土地60多亩。

    然而,不保留骨灰的海葬,令多数人难以适从。各大公墓一直在酝酿一种更为“两全”的安葬方式。昨天,滨海古园首次尝试介于海葬与骨灰葬之间的“微量骨灰葬”。

    “正因为大多市民心理上不易完全接受海葬,我们才尝试‘微量骨灰葬’。”滨海古园总经理赵小虎说,保留逝者1/200的骨灰,今后是否延续这一葬式,还要看市民的接受度。“‘微量骨灰葬’只是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关键是要给逝者和亲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据了解,目前“海葬纪念证书”不只由民政部门一家颁发,而是由上海市文明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市民政局联合颁发,以此表达全社会对海葬者的缅怀。 (记者 周其俊) 

 
 
 相关链接
·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速 虹桥商务区26日动工
· 上海将于4月1日起调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 上海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调幅最高20%
·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上海建库工作启动
· 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赴上海深入快递企业进行调研
· 经证监会批准铅期货合约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