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下午,青海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听取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及当前物价调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当前经济工作。省委书记强卫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一季度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出起步稳健、开局良好、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在全国物价指数高位运行的大背景下青海省的物价指数突出,经济运行的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生产要素保障进一步趋紧。对此,要按照“谋规划、控价格、多融资、促三产、抓改革”的工作部署,采取有针对性措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确保全年目标的顺利完成。
会议强调,要千方百计调控好物价。一是加大农产品生产、供应。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抓好温棚蔬菜生产,加大产销衔接力度,减少流通环节成本,确保主要农产品市场稳定。二是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全面落实国家和青海省出台的物价调控政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实施好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完善价格调价基金制度,建立健全调控物价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价格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三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建立社会保障标准、困难群众生活救助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妥善安排好低收入群体、大中专院校学生的生活,尽最大努力减轻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会议要求,毫不放松抓投资扩消费。一方面,要继续抓住并用好西部大开发、国家对口援青以及玉树灾后重建等机遇,高度关注并积极跟进国家近期研究或即将出台的一些与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重要政策,主动作为,加强向国家有关部委的汇报衔接力度,全力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和资金倾斜。要加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和落实力度,保证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重大项目能有序接替实施。另一方面,青海即将进入旅游的黄金季节,要进一步抓好大美青海的宣传促销和品牌建设,精心组织好青洽会、环湖赛、藏毯节等大型经贸文体活动,促进旅游和文化、体育、特色加工等行业的融合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扩大消费、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要实施大规模住房建设等投资促消费工程,大幅增加城乡保障性住房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及时研究制定公租房进入退出管理制度,把推进农村奖励性住房、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和村容村貌整治以及农村生态环境整治项目结合起来,促进新农村建设。
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确保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继续做大做强西宁、柴达木两个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扩大产业规模、提升科技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大对东部城市群、海东工业园、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使海东地区在“十二五”期间成为全省经济跨越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深入实施“双百”行动,培育发展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十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既要引进有实力的央企,又要坚持扶大育小的方针,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加大非公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加快推进三江源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要继续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加强政企、民企合作机制,拓展投融资渠道,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协调的服务保障工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继续大力推进为民办实事工程。要抓好农牧业生产,组织好春耕生产需要的良种、化肥和农贷资金的供应,保证农区特别是灾区春耕不误农时。要认真落实国家和青海省低保、医保、农村养老试点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保障覆盖范围。要结合青海实际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加强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抓紧重大课题的调研,力争早出成果并组织实施,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幸福指数。
会议强调,要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灾后重建。今年是三年灾后重建的关键之年,难度大、任务重。要只争朝夕、加快进度,确保质量、严控造价,突出重点、惠民优先,统筹协调、强化保障,确保今年重建目标如期实现,让玉树灾区各族群众早日过上新生活。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