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目前,我国气象信息员达37.5万名,高音预警喇叭近8万个,气象电子显示屏近6万余块,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13980个,气象信息发布体系逐步完善。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表示,目前,气象部门通过报纸、电视、电台、网页、微博、电话、农村大喇叭等手段全方位传递气象信息,已经走在提速“最后一公里”的最前线。
记者了解到,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收视率列各电视频道之首。我国于2006年开通的气象频道已覆盖4000多万数字电视用户群。天气服务类网站中国天气网,日最高浏览量达1581万页;各地气象官方微博第一时间更新,轻点鼠标便能随时获悉气象信息。
手机也是传播气象信息的主要媒介,传播方式包括短信、彩信、WAP上网、小区广播和3G等,其中,全国手机短信定制用户数达到1.2亿。陈振林介绍,广西率先开辟了预警信息传递“绿色通道”,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全网发布的预警信息,可在30分钟内向影响区网内全体用户发送预警信息。
此外,全国还建成沿海海洋气象广播电台7个,覆盖我国东海、南海、渤海和黄海海域;12121、96121、96221等声讯电话也是各级气象部门开通的、公众获取灾害预警信息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