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记者从辽宁省中小企业厅了解到,今年以来,辽宁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辽宁省民营经济累计实现增加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21.5%。民营经济运行质量越来越好,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2.7%,上交税金增长40.8%。其中,辽西北地区的后发优势凸显出来。今年一季度的民营经济增加值增幅排行榜中,阜新市以同比增长59.5%的幅度排名第一位。同时,民营经济的增长惠及了普通百姓。一季度,辽宁省民营企业劳动者的报酬比去年同期增长27.1%。
经济总量较小的辽西北地区的民营经济增速明显加快,带给人不少惊喜。其中,在出口交货值增幅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排行榜中,朝阳市均在辽宁省排名第二。阜新市也登上了辽宁省民营经济上交税金增幅排行榜的第二位,增幅为83.9%。
作为振兴中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依旧起到领跑作用。一季度,辽宁省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6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高于民营经济平均增幅1.1个百分点。工业产销率为96.3%,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工业企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石化工业的收入增长最快。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后,外向型民营经济也逐步走出了低谷,一季度,辽宁省民营经济实现出口交货值340.1亿元,同比增长15%。
辽宁省中小企业厅分析,辽宁省民营经济如此高的增速,主要得益于“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民营经济规模得到迅速扩展,其产能在“十二五”期间充分释放。今年一季度,辽宁省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势头依然强劲,外延扩大再生产成为民营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和基本方式。同时,由于中央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扩大消费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空间。一季度,辽宁省与民生相关的行业增长速度明显提高,多数增幅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