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查处公用企业、大型零售商限制竞争行为工作的通知》,对工商机关查处限制竞争、不公平交易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作出安排部署。5月初,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在杭州召开竞争执法和经济检查工作会议,要求全国工商机关竞争执法机构继续把关注民生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大对供电、供水、供气、有线电视、交通运输等垄断性行业的监管力度。一年来,各地根据总局通知要求,认真开展制止大型零售商滥用优势地位从事不公平交易行为的工作,共查处案件2168件。河南、河北、天津、山东、重庆、安徽、西藏等省区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翔实的工作方案,确立了打击的重点领域和行业,明确了工作目标、责任和措施,反限制竞争工作成效初显。
多举措寻求执法突破口
对公共服务行业、大型零售商限制竞争行为进行专项治理,是工商机关服务发展、保障民生,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
为把工作落到实处,河北省承德、廊坊等市工商局竞争执法机构对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交通运输、有线电视、殡葬、烟草等垄断性行业以及零售终端的商场、超市开展摸排调查,了解限制竞争行为和不公平交易行为的具体表现,寻找案件线索。两局在辖区选择2至3个行业为重点整治行业,召开有关单位代表、消费者代表参加座谈会,取得第一手材料。据统计,河北省共召开座谈会120余次,走访相关企业200多家、供应商130多家、消费者1100人次。
山东省济南市工商系统的竞争执法机构,先后组织105家零供商召开了11次座谈会,通过座谈交流、现场查看、抽查账簿等方式,掌握零供双方在市场交易中的矛盾。潍坊市工商系统竞争执法机构会同市监察局、物价局联合举办了有240多家公用企业业务代表参加的治理公共服务行业侵害消费者权益工作自查自纠报告会,并与3家电信运营商签订了自律协议。青岛市工商系统竞争执法机构与市供热主管部门、供热企业代表举行座谈会,向企业通报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动员、指导企业自查自纠,完善经营规范和服务标准,提升服务质量。
多渠道拓展执法新领域
在加大重点领域查处力度的同时,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多年来,各地工商机关查办了疾控中心、交通运输、民用爆破等行业的限制竞争行为,有效延伸了监管领域。
2010年,重庆市工商局竞争执法机构组织全系统集中开展了查处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专项执法工作,除查处燃气集团案外,还查处了黔江区有线电视台滥收费案、黔江区疾控中心利用交警支队指定机动车驾驶人员定点体检案、九龙坡区安乐堂滥收费案等一系列新兴领域案件,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得到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湖南省工商系统竞争执法机构集中力量,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指导下,对“湖南有线”、“长沙国安”两家有线电视网络营运公司指定用户购买机顶盒的行为进行了深入调查,并于4月初对两个当事人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怀化市工商局去年查处了瑞安爆破工程有限公司靖州分公司利用独占地位,强制用户购买炸药时交纳爆破作业费、配送费等费用案。
抓重点查办大案要案
近年来,各地普遍把查处大要案件作为重点工作,分阶段、有步骤地确定案件查办方向,大力推动反限制竞争执法办案从阶段性治理工作向长效型监管工作转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重庆市工商系统竞争执法机构始终坚持以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舆论反映强烈的垄断性行业为查办案件的重点。2008年、2009年,该局组织查处了自来水公司违规收取管网设施建设费案,邮政局在发放退耕还林补助款、土地直补款过程中强制搭售日化品等限制竞争案,这些案件的查处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0年,该局抽调相关区县局业务骨干组成“7·21专案组”,对全市问题比较突出的燃气行业滥收费等限制竞争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共调查重庆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分公司、重庆凯源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分公司共20余家,查出违法所得4000多万元。
去年5月至10月期间,河北省工商系统开展了查处限制竞争、不公平交易行为专项工作,共查处大要案件30余件,涉及燃气、供热、供电、金融、通信、烟草、有线电视等领域。某银行唐山分行强制客户购买密码器,唐山市工商局依法对该银行作出罚款19.2万元的行政处罚。河北省石家庄市烟草公司某卷烟营销部要求卷烟零售商到其指定的银行办理个人结算存折或储蓄卡,否则拒绝供烟。石家庄市工商局依法对卷烟营销部作出处罚。今年2月,河北省工商局对某高校在发放校园一卡通过程中限制学生选择权的行为立案调查,实现了依法查处教育领域限制竞争行为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