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近期出台的《关于实施“强基富民固边”工程支持边境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对于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确保边疆巩固安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具有特别的促进作用。作为落实此项工程的重要部门,省发展改革委如何发挥部门职能,落实好《意见》,确保工程顺利实施?6月2日,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姚素清接受了采访。
姚素清说,按照“强基富民固边”工程的总体要求,省里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边境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动这些项目的实施。具体包括:高速公路方面,重点建设鹤大高速小沟岭至抚松和靖宇至通化、集双高速集安至通化和通化至东丰至双辽等项目,力争实现吉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使边境地区形成“一纵四横”的高速公路分布,实现边境地区县(市)通高速的目标。铁路方面,重点建设松江河至白河至延吉、白河至敦化等项目,力争“十二五”末实现“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铁路”,大幅度提高铁路运输能力。普通公路方面,重点打通国道鹤大线、珲乌线、集锡线,省道长天线、宁清线、二恒线及边境一线公路断头路,提高道路等级,改造口岸公路及口岸桥建设,到2015年,边境地区国道、省道二级以上公路分别达到90%、70%,边境一线公路基本达到三级以上标准,口岸公路二级以上标准,口岸桥安全完好、通行顺畅。农村公路方面,“十二五”末,边境地区县乡间重要路段要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2537个行政村,将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沥青)路。上述项目建成后,将从根本上改变吉林省部分边境地区交通不畅的历史,同时,也可为开通中朝边贸口岸奠定基础,进而促进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边境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此外,根据国际形势,省里还将适时启动南坪至茂山、开山屯至三峰、长白县至惠山等3个口岸铁路项目。这三个项目建成后,吉林省对朝通道将基本连通。届时将形成以中蒙国际铁路大通道横贯全省东西,辐射蒙、俄、朝三国,北衔欧亚大陆桥,东出日本海的发展格局,从而提升吉林省在国内国际间的影响和战略地位,有能力和条件参与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
扶持边境地区旅游发展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边境地区经济繁荣、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姚素清表示,“十二五”期间,省发展改革委将与省内各有关部门和边境地区一道,进一步加快有关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实施工作,重点完善长白山旅游总体规划及边境区域旅游和大型景区规划,真正体现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突出特色,促进就业、提高效益,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同时,使资源得到比较充分地开发利用。目前,省发展改革委已对长白山景区服务设施多个子项目、抚松长白山国际滑雪中心、集安市大型古遗址洞沟古墓群等高句丽重要遗迹保护与展示等一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批复。下一步,还要进一步加快边境地区旅游项目审批工作节奏。在资金帮扶方面,积极帮助边境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的同时,省发展改革委正在与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促进旅游业发展政策,拟通过增加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贷款贴息、配套补助、引进外资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对边境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渠道。
姚素清说,吉林省边境地区特色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吉林省边境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着力实施特色资源产业提升计划,围绕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等三大支柱产业,重点推进边境地区汽车及零部件、石化和农产品产业发展。一是支持通化、白山、延边地区特色资源产业发展,重点扶持林木、人参、梅花鹿、林蛙、镍、钼、镁、矿泉水、硅藻土、油页岩等产业发展。二是重点支持通化、白山金属镁产业发展。积极协调引进中铝等大型企业集团,建立镁产业战略技术联盟,产品研发重点向汽车产业方向延伸融合,深度开发高品质的镁合金产品,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支持东锋镁业上市融资。三是支持临江硅藻土产业发展,加快硅藻土向化工产业延伸和融合,支持企业重点研发生物医用收敛剂、复合颜料催化剂、精品助滤剂、催化剂载体材料和负离子功能材料产业化步伐,扩大硅藻土生态木、环保壁材、高档装饰涂料等生态建材生产规模,形成中国硅藻土精深加工基地。
对于统筹协调和综合指导边境地区物流业发展,姚素清说,省里将研究建立物流产业联席会议制度,从土地、税费等方面研究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一方面,要依托边境地区优势产业加快物流园区建设,进一步促进边境地区的产业聚集;另一方面,要加快发展跨境物流,争取促成珲卡(珲春-卡梅绍瓦娅)铁路恢复开通,完善俄方口岸联检机构和设施,解决铁路通而不畅和通关中存在的问题。(记者 韩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