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人口计生委人口基线调研显示,全区每年有8000-12000新生儿发生出生缺陷。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围绕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一主题,实施了三大工程初见成效。
一是开展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全区积极普及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殖健康理念;生殖健康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活动在全区广泛开展,积极促进青春期健康行为;各地高度关注已婚育龄妇女和男性生殖健康,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由政府埋单,为农牧民已婚育龄妇女提供免费 健康体检。
二是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工程。在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面推进的基础上,2008年确定12个旗县为自治区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示范点,形成了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2008年至2010年,全区优生咨询人数近100万人次,优生检测24万人次,重点人群跟踪指导率达到95%。自治区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完成染色体检测2600多例,发现了世界上首例罕见的异常染色体核型,得到了中科院有关院士的高度评价。
三是实施“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工程。全区积极探索人口政策与民生政策、产业政策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政策的乘数效应,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了“一杯奶”生育关怀行动,连续将其作为2009年和2010年自治区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进行了全面部署。截至2010年年底,12个盟市、83个旗县相继开展,共投入6300万元,使11.38万人受益。经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跟踪对比检测显示,受益者所生育的新生儿体重、身长和发育评分等出生质量指标明显提高,成效显著。国家有关领导和国家人口计生委主要领导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给予高度评价。作为全国首创民生项荣获国家人口计生委2009年度创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