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记者从国家气象中心获悉,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四轮强降雨过程,区域平均降水量达248.9毫米,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
据该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王维国介绍,除区域平均降水量突破极值外,近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强降雨还具有过程频繁、落区集中、局地日降水量大等特点。6月3日至19日,在17天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续出现4次强降雨过程,每个过程间隔时间仅为1天;湖北东南部、湖南中部、安徽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等区域重复出现强降雨,四次过程累计出现暴雨以上的天数为3至6天;四次过程的日最大降雨量依次出现在江西余江、湖北通城、江西鄱阳和安徽太湖,均超过160毫米,达到暴雨甚至有特大暴雨标准。
监测显示,在四次强降雨过程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有200至450毫米,部分地区超过500毫米,其中安徽、江西和浙江三省交界处雨量有600至800毫米,安徽黄山799毫米、休宁794毫米,江西德兴776毫米。浙江乡镇加密雨量站累计降雨量临安大明山达886毫米、开化苏庄865毫米、淳安金尖村862毫米。
据统计,在四次强降雨过程中,100毫米的覆盖面积以第四次过程为最大,达到19.8万平方公里;而50毫米覆盖面积和获得体积水以第三次强降雨过程为最大,分别为44.1万平方公里和604.6亿立方米。从总体来看,第三次过程是降雨强度最强、覆盖范围最广的一次降雨过程。(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