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十二五"期间安徽将加大教育投入 健全资助体系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6月27日   来源:安徽日报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连续出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多项重大教育资助政策,基本建立了覆盖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包括免费就学、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绿色通道、校内补助等在内的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资助体系。 90%以上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实现了在公办学校就读。从2008年开始,安徽省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展望“十二五”,安徽省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建立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

    加大经费投入 保障义务教育

    “学生上学不交钱,义务教育政府办”,这是刷在霍山县诸佛庵中心学校门口的一条标语,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农村义务教育的新变化。自“十一五”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安徽省累计投入120多亿元,每年有近880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有700余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有近1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费补助。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逐步提高区域内各级学校学生人均经费基本标准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到2012年不低于中部省份平均水平。为达到这个目标,安徽省要求各地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生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同时,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到2015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3%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以上。

    健全资助体系 呵护贫困学子

    “十一五”以来,全省共落实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奖、助学金27.7亿元,高校奖助学金的覆盖面达到23%,所有来自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校学生得到全面资助。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的贴息及风险补偿金1.13亿元,有力促进了银校合作。落实普通高校学生和中职学校学生临时生活补助1.55亿元,及时消除了物价上涨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学习、生活上的不利影响。

    今后5年内,安徽省将进一步健全各类助学政策体系。“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接受学前教育予以资助、继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和补助面、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逐步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此外,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制度;国家助学贷款机制,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及资助政策;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小学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也将在5年内逐一完善。

    改善硬件设施 升级办学条件

    为了让义务教育发展有良好的硬件保障,“十一五”以来,安徽省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到位资金55亿元,已加固改造校舍面积1108万平方米,各项工作在全国领先。为了使农村学生有一个安心学习的环境,除校安工程之外,安徽省还开展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远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等工程项目,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特岗教师计划,充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农村学校教师队伍。推行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任教,紧缺学科教师“走教”等,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配套等问题。稳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安徽省将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标准化建设,进一步缩小校际办学条件差距。结合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力争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达到办学标准要求。城乡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将一步步从美景变成现实!(记者 陈婉婉) 

 
 
 相关链接
·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工作等
· 贵州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投入 为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龚玲代表:加大学前教育投入 解决入园难入园贵
· 内蒙古2010年教育投入达328.5亿元 同比增34.9%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