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黑龙江省金融运行平稳。各金融机构积极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把握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重点、力度和节奏,贷款结构不断优化,信贷投放重点突出,服务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截至6月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8137.5亿元,增长19.6%,当年新增859.7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
短期贷款同比多增,主要投向单位经营贷款和贸易融资。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短期贷款余额为3326.7亿元,同比增长17.6%,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6.3个百分点;当年新增445.9亿元,同比多增81.6亿元。
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增长绝对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为4553.8亿元,同比增长27.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17.8个百分点;当年新增480亿元,同比少增83.8亿元。但从当年新增额绝对量上看,中长期贷款要多于短期贷款。
个人贷款增长较快,主要以经营性贷款为主。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个人贷款余额为2543.9亿元,同比增长27.1%;当年新增508.9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59.2%。其中当年新增个人经营性贷款391.9亿元,主要用于农户备春耕生产;当年新增个人消费贷款116.9亿元,同比少增41.3亿元。分机构看,涉农金融机构个人贷款增长较快,主要以发放农户贷款为主,其中省农信社个人贷款当年新增194.1亿元,农业银行增加65.7亿元。
单位普通贷款增势平稳,主要投向固定资产投资和企业经营。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单位普通贷款余额为4746.6亿元,同比增长15.4%;当年新增287.7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33.5%,主要投向项目建设领域,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道桥工程等项目建设,以及装备制造业领域、资源开采和深加工领域。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贷款向基础行业倾斜。从绝对量上看,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增长量上看,新增信贷额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