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辽宁省长陈政高带队实地考察辽河治理保护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13日   来源:辽宁日报

    7月11日至12日,辽宁省长陈政高带队实地考察辽河治理保护工作。两天来,陈政高一行沿辽河干流行洪保障区管理路,从昌图福德店到台安大张桥,驱车500余公里,认真考察辽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工程,所到之处,昔日干涸的河床波光粼粼,曾经荒芜的两岸绿意葱茏,辽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令大家十分振奋,备受鼓舞。

    辽河——孕育辽宁的母亲河,历史上曾经碧水风流,物产丰美,帆樯竟日。但长期以来,由于过度开发,辽河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全国七大江河中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被列为全国重度污染的“三湖三河”整治河流。重现辽河生机,是全省人民多年的期盼。为彻底根治辽河,从2008年开始,我省成立了辽河保护区和辽河保护管理局,治污和恢复生态多措并举,在巩固原有工作基础上,全面打响了综合治理辽河攻坚战。在辽河干流划定了宽度为1050米的主行洪保障区,左岸贯通了管理路,右岸修建了阻隔带,完成了11座生态蓄水示范工程,基本杜绝了乱采滥挖乱建乱牧现象,路带之间的河滩地全部实行自然封育。两年来,保护区植树510多万株,植被覆盖率已从13.7%提升到63%。如今,辽河干流全指标考核已达到五类水质,曾经的宽阔水面回来了,往日的青草绿柳再现了,一条绵延500公里的生态绿色走廊正在形成。

    11日一大早,陈政高一行首先来到了东西辽河交汇处、辽河干流源头——昌图福德店。站在河边,映入眼帘的是清绿的河水缓缓流淌,成片的野生花草和灌木风中轻拂,不时有水鸟从灌木丛中飞起。放眼望去,正是“春风又绿辽河岸,一泓清水入画来”。“生态治理辽河的好处可大去了。现在,水里有鱼,天上有鸟,地上有青草绿树,久不见的獾子野兔也回来了!”听了当地人的叙述,陈政高十分高兴和欣慰。

    离开福德店,陈政高一行沿新建的辽河管理路,途经昌图、开原、铁岭县、沈北新区、新民、辽中、台安等地,实地考察了辽河主行洪保障区退耕还河、自然封育、岸坎修复、生态蓄水工程等情况。

    一路走来,开原兴隆台、铁岭县蔡庄河段碧波流淌,自然封育和岸坎治理的成果令人耳目一新。石佛寺水库库区内草木繁盛,荷花摇曳。沈北新区段“万亩湿地百岛湖”的景观呼之欲出。台安段沿途成片的灌木柳好似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新民毓宝台、辽中满都户、台安大张桥生态蓄水工程形成了碧水、蓝天、绿树交相呼应的美丽风景画。

    考察中,陈政高还来到铁岭蔡庄巡护站、新民城郊巡护站和台安巡护站,看望慰问了工作人员,并在台安主持召开沈阳、鞍山、铁岭、盘锦四市座谈会,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他指出,治理和保护好辽河,让母亲河重现生机,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在原来工作基础上,辽河综合治理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自然封育成效明显,起到了治理面源污染、防止沙尘暴、涵养水源和改善辽河水质的作用。近500公里长的管理路全部建成,使辽宁人第一次能够在辽河边上看辽河,并为根治辽河、防洪防汛和发展城镇带、旅游带都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使我们治理辽河的信心越来越足。现在,辽河治理的基础性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需要提高标准,取得新突破。我们就是要经过两到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彻底摘掉辽河重度污染的帽子,重现辽河生机。

    陈政高要求,沿线各市要进一步加强辽河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做好自然封育、河道清障、城市段景观建设、科学调度水库蓄水和辽河生态用水等工作,争取早日把辽河干流沿线建成生态带、旅游带和城镇带。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根治辽河的信心和保护母亲河的意识,动员全社会力量一起关心辽河,参与辽河治理保护。

    副省长赵化明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考察。(记者张莉莉) 

 
 
 相关链接
· 辽宁省长陈政高到沈阳市考察重大项目进展等情况
· 辽宁省省长陈政高会见韩国庆尚南道知事金斗官
· 陈政高:国有企业要承担起历史责任实现科学发展
· 陈政高会见台湾长春企业集团董事长林书鸿一行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