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3日,外交部长杨洁篪出席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18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并发言。
杨洁篪表示,过去几十年来,亚太地区总体保持和平、稳定局面,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区域合作蓬勃发展,各种机制日益完善,协调并进,但同时也存在不稳定因素,包括历史遗留的领土争端、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通过对话谈判解决分歧,通过合作应对共同挑战,是本地区国家的共识。
杨洁篪指出,亚太地区当前最重要的议程仍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各方必须始终把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为出发点,实践新安全观,相互信任而不是彼此猜疑,相互合作而不是彼此对抗,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争端,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杨洁篪说,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睦邻友好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所有亚太国家开展友好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针对一些国家在会上提出南海问题,杨洁篪表示,南海存在一些岛礁主权和部分海域划界争议,这是事实。争议应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友好协商和平解决。有关当事国之间的对话与磋商渠道是畅通的。南海局势总体是和平、稳定的,这也是事实。妥善处理争议,努力缩小分歧,不断增进互信,积极扩大合作,维护和平稳定大局,符合本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也是各国应共同努力的方向。中国与东盟国家日前通过的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行动指针就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积极成果。
杨洁篪说,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南海争议与南海航行自由是不同范畴的两个问题,作为国际航道,南海的航行是自由的,航道是安全的,区内外国家都是受益者。南海的航行自由和安全对亚洲及周边国家尤为重要。中方与有关方一道,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南海航行自由现在不会,将来也不应被允许受到阻碍。
杨洁篪还就朝鲜半岛局势、缅甸、阿富汗、南亚、西亚北非局势等问题阐述了中方看法、立场和主张。
同日,杨洁篪还会见了澳大利亚外长陆克文。双方表示高度重视中澳关系,愿以明年两国建交4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中澳关系水平。


7月23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记者联合采访。当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后接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联合采访,就此次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中国-东盟关系、东亚合作以及南海问题等发表了意见。新华社记者 姜帆 摄
外交部长杨洁篪出席东亚峰会外长磋商并发表讲话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7月22日电 外交部长杨洁篪22日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东亚峰会外长磋商并发表讲话。
杨洁篪表示,东亚峰会成立五年多来,就国际金融危机、公共卫生、能源安全、环境和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地区和国际重大战略问题广泛交换意见,加深了各国间了解,促进了双多边合作和地区发展。俄美两国的加入,赋予峰会更为广阔的战略内涵,中方希望扩员后的东亚峰会坚持“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性质,为东亚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详细阅读
杨洁篪会见新西兰、朝鲜、俄罗斯、巴基斯坦外长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厘岛7月22日电 外交部长杨洁篪22日在印尼巴厘岛出席东盟地区论坛系列外长会期间先后会见新西兰外长麦卡利、朝鲜外相朴义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巴基斯坦外长希娜。
在会见麦卡利时,双方一致认为两国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在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等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愿以庆祝明年中新建交40周年为契机,培育两国关系新亮点,推动双方关系迈向新高。杨洁篪介绍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就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行动指针达成的共识,麦卡利对此表示赞赏。双方还就东亚峰会、朝鲜半岛局势等交换了意见。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