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黄奇帆:扎实推进户改工作 促进“三个差距”缩小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30日   来源:重庆日报

    29日,重庆市长黄奇帆在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全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户籍制度改革在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中的“撒手锏”作用,扎扎实实推进户改工作,促进“三个差距”的缩小。

    户籍制度改革与缩小“三个差距”有战略性的、内在的、结构性的关系,是缩小“三个差距”的“撒手锏”

    黄奇帆说,户籍制度改革有五个战略意义:一是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农民工进城,干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到老了,城里人把他辞退了,回到农村还是农民,在城市工作期间,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与城里人不是同等待遇;农民工的小孩在城里读书,要付择校费,也不能得到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不起农民工,所以非改革不可。二是妥善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农村困难群体。此次改革对象还包括历年已用地未转非人员、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失地未转非农村移民、城中村农村居民和农村集中供养的“五保户”,这次户籍制度改革让他们普遍受益,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三是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人均收入。道理很简单,现在我们有2000万农民,所有的土地资源就是2000万人分摊,如果变成了1500万人,耕地没有变,但集约性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自然大大提高。四是促进城镇和农村之间要素一体化流动。农民工大部分是年轻人,转化为城市户籍人口以后,户籍意义上的城市人群将年轻化,这会增加城市的人口红利;同时城里也会有相当多的资源进入农村,不管是宅基地流转还是承包地流转,都会有城乡之间经济要素的互动,带动城乡生产力更有效地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五是促进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农民工在没有城市户籍的时候感觉不安稳,打工的收入不能完全在城里消费,就出现农民工消费水平比城市户籍人口平均消费水平一年至少低1万元。而一旦几百万农民工成了城市人,必然会促进城市消费。

    因此,不管从经济学角度、社会学角度,还是共产党的宗旨角度,都要求我们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而户改工作的推进,是真正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以人为本,打造和谐社会,使重庆建设道德高地落到实处。

    黄奇帆说,户籍制度改革除了有这五大战略意义外,它还与缩小“三个差距”有战略性的、内在的、结构性的关系,可以说,抓好户籍制度改革是缩小“三个差距”的“撒手锏”。通过农民工的户籍制度转移,使得城市人群增加,农村人群减少,最终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增加;而城市的人均收入本来比较高,增加几百万农民转户进城,就会把城市的人均收入拉下来一点,这样就会缩小城乡差距。同时,户籍制度改革也会缩小贫富差距,贫富差距讲基尼系数,而户籍制度改革会使农村和城市的基尼系数都缩小,通过测算,户籍制度改革可以让基尼系数下降0.03左右。

    总之,抓好户籍制度改革,是我们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的一个制高点,要本着对农民负责、对社会和谐负责的态度来推进户改工作。

    全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一年来,总体进展规范有序;转户人群地域分布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承诺转户居民的“五件衣服”城市待遇一步到位;整个转户工作进展平稳

    黄奇帆说,全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一年来,进展顺利。取得这样的成绩,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从制度安排出发,进行了重大的体制改革,设计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涉及土地、社保、公安、教育、财政税务等各种管理体系。

    具体来说,户改在四个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一是总体进展规范有序。去年启动的时候,经过测算,我们提出到今年底,要实现300多万人转户。差不多一年时间,转了220万人,完成了60%多的任务量,这个进展效果是理想的。如此大规模的户籍转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社会结构变化。

    二是转户人群地域分布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这220万人里,60%进入到“一圈”里,40%在“两翼”;农民工和新生代占到转户总数的65%,这都符合改革预期。

    三是承诺转户居民的“五件衣服”城市待遇一步到位。目前,转户的220万人中,200万人参加了医保,150万人参加了城市养老,这都很了不起。有人要问为什么220万没有全部参加养老保险?因为这里面有小孩或者是还没有工作的,他们年纪轻所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而且,所有进城农民工有小孩的,基本实现了就近入学,不要择校费。

    此外,公租房也向农民工开放,这里要澄清的是,有公租房再登记户口还是有户口以后才有公租房,互相没有作为前提条件,你不登记户口,就不给你公租房,没有这回事。你没有公租房,就不给你城市户口,也没有这回事。当然,在几百万人的转户过程中,挂一漏万,在所难免,但只要我们出发点是好的,建立好投诉纠错机制,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就对了。

    四是整个转户工作进展比较平稳,没有大的波动。这说明我们的户改政策符合老百姓利益;同时也得益于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得益于新闻媒体的有力宣传,使户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

    当前户改工作的薄弱环节是:服务业的农民工转户、主城“灯下黑”、利用户改政策吸引农民工回流,这些方面有待加强

    在肯定户改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黄奇帆也直言不讳地指出户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目前转户的220万人中,农民工主要来自建筑工人,产业工人,来自第二产业的居多。而事实上,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工比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要多。目前我市从事服务业的农民工至少有上百万,大都是年轻人,而且女同志居多,但现在真正转的没有超过30万。这方面是“短板”,今后几个月要在这上面下功夫。

    其次,户籍转移是以农民工为主,主城和区县城为主,开发区为主。现在的问题是,主城普遍不重视,有“灯下黑”的情况。大家要明白,主城区在缩小“三个差距”中是要做表率的,缩小“三个差距”,很重要的就是要让发达地区帮落后地区的忙,你这会儿帮人家转户就是帮忙,就是对落后地区的支持,今后主城区要加大户改工作力度。

    第三,劳动力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今后各个地方会越来越重视吸引劳动力,重庆要成为增长极、经济中心,常住人口必然超过户籍人口。现在重庆有400万农民工在外地打工,我们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这个政策吸引农民工回流,在实际操作中承认他们在外打工的年限。这项工作还有待加强。

    抓好户改工作,要准确把握宅基地的处置利用、承包地的处置利用、转户居民的养老保险、城乡低保衔接等方面的政策

    对如何做好下一步的户改工作,黄奇帆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把握好几个政策环节。

    关于宅基地。黄奇帆说,农民进城后,其宅基地是他自己的财产,如何处置,是以自愿为前提的,是否退出、什么时候退出,都是自愿的、弹性的。但是,当农民工在城里呆了三五年,有户口有住房,自愿退出宅基地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几件事:

    一是把握好退地的范围。我们说用“地票”收益给转户居民补偿,有的农民是单家独院的住宅,要退很简单,退出来的宅基地复垦为耕地,可以换“地票”。但有的农民是夹心房、连体房,房子和其他农民的房子连在一起,他退了,别的农民还在农村,不能把房子一起复垦了。遇上这样的事,一亩地按9.6万元先退给你,这9.6万就变成转户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然后在村长、乡长协调下,与其他独户农民换房,将换来的独户宅基地复垦,复垦以后如果卖了18万,扣除各种成本以后,净收益有14万,先前付了9.6万元,这时候可以再补给他一点,但这时候也不能全补给他,因为换房的农民也起了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即使他还是农民,也应该补一些。

    二是把握好“地票”收益的分配。再次强调,“地票”不管卖15万还是18万、还是20万,交易价扣掉交易成本、土地复垦成本或者其他的成本,净收益部分85%要归农民,15%归集体组织。土交所、国土局、区县、乡镇都不能截留。并且要缩短“地票”收益拨付到农民手中的时间。

    三是搞好宅基地退出的资金筹措。宅基地退出先有一笔资金给有关区县,区县把宅基地复垦为耕地才有“地票”,“地票”挂牌交易后才有资金回来,这个周转过程中需要预支。市政府对此有统筹安排。

    关于承包地处置利用。黄奇帆说,承包地处置利用分几种情况:一是农民进城三五年,愿意把承包地交给兄弟姐妹、老爸老妈使用,这是他自己的权利。二是可以转租给集体组织,比如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这是一种转租性质。三是可以退出,这时候有关部门要组织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接过来。

    关于做好转户居民的养老保险。黄奇帆说,农村居民转户参加养老保险分三种情况:一种有工作,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单位必须按城镇职工标准给他参保;一种没有工作,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有一种是退出农村宅基地的,可选择参加退地农转城人员养老保险,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对此,人力社保局要分类覆盖,落实到位。

    同时,对转户农民工,人力社保局要主动到企业为他们办理各种参保手续,同时加大监察力度,对不为农民工办理城镇职工保险的企业进行查处,保护转户农民工的利益。此外,转户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不能混在工资里一起算账,养老、医疗保险要到人社局缴。

    关于做好城乡低保衔接。黄奇帆说,农民转成城市居民,生活如果遇上困难的时候,就有一个低保的问题,原来在农村低保一个标准,现在进城了,城里的低保要无缝对接。另外,要做好保留农村待遇这方面的工作,将政策落实到位。

    黄奇帆说,今年户改工作目标按300万人来推进,突出“三为主”工作方针:以农民工和新生代为主,以主城和区县城为主,以开发区为主。并要将“五个不许”要求贯穿到户籍制度改革的始终,坚定不移坚持自愿原则。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的力度,包括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种粮直补、家电下乡政策,以及计划生育给予五年过渡期政策等。

    会上,副市长童小平通报了全市转户进展情况及户改政策落实情况,荣昌、开县、酉阳分别作了户籍制度改革交流发言,市国土房管局、市人力社保局分别就户籍制度改革宅基地处置利用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了发言。

    会议由副市长王立军主持。 

 
 
 相关链接
· 黄奇帆出席轨道交通1号线1期工程开通试运营典礼
· 黄奇帆:居安思危 促进安全生产和"平安重庆"建设
· 黄奇帆:走出一条具有西部特色的新区发展之路
· 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 黄奇帆等出席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