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对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1年7月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全国6977.5万人次受灾,204人死亡,25人失踪,80.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6961.5千公顷,其中绝收590.6千公顷;房屋倒塌11.1万间,损坏51.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35.9亿元。
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灾情总体偏轻,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风雹灾害较近年同期偏重。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洪涝灾害相对集中,城市内涝现象多发。洪涝灾害损失总体上较轻,但内蒙古、山东、四川、陕西等地局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损失较重。受短时强降雨影响,北京、南京、成都、山东乳山等城市发生内涝,部分城区积水严重,城市安全运行受到较大影响。二是风雹灾害点多面广,雷击导致伤亡惨重。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0个县(市、区、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遭受不同程度风雹灾害,损失较常年明显偏重,因雷击遇难人员占全部因灾死亡(含失踪)总数的比例较高。三是西北旱情部分缓解,黔湘旱情发展迅速。前期受旱严重的内蒙古、甘肃、宁夏3省(自治区)部分地区受强降雨影响,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贵州、湖南2省7月份平均降水量均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加之持续高温,土壤水分蒸发加剧,旱情迅速发展。四是台风、地震发生较少,损失影响相对较轻。7月份有1个台风登陆我国,个数偏少:7月29日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陆的第8号热带风暴“洛坦”造成2人死亡。大陆地区发生5级以上地震1次:7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5.2级地震,造成轻微损失。

国家减灾委:6月自然灾害造成279人死亡93人失踪
6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旱灾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风雹、地震、台风、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病虫害等灾害。据国家减灾委办公室统计,6月份全国受灾人口6753.1万人,因灾死亡279人,失踪93人,紧急转移安置202.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732.8千公顷,其中绝收832.9千公顷;倒塌房屋13.2万间,损坏4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71亿元。总体来看,灾情与近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局部地区受灾严重,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旱涝急转,南涝北旱,旱涝并重。6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连续出现多次强降雨过程,前期受旱严重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罕见的旱涝急转,洪涝受灾县中有近4成为前期受旱县,救灾形势异于常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及西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同时,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东部及宁夏南部旱灾持续发展,作物受灾严重,需政府救助人口激增。本月干旱和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总损失的90%以上。 >>>详细阅读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布5月全国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办会同国土资源部、铁道部、水利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红十字会总会等部门和单位对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
总体上,2011年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以旱灾为主,部分地区还遭受了洪涝、风雹、低温雨雪冷冻、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害,地质灾害轻于近年同期,地震活动相对平静,灾情与近年同期基本持平。
经核定,2011年5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造成5532.5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44人,紧急转移安置7.2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967.5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297.3千公顷;倒塌房屋1.3万间,损坏房屋约1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30.9亿元。 >>>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