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就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在黄冈市浠水县调研。他强调,“政策有限,资源有限,但创新的空间无限,精神的力量无限。”试验区各市县要抢抓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深入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想方设法破解难题,加快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争取取得更大实效,让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得到更多实惠。
调研中,李鸿忠与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春明一道,先后深入浠水县散花镇、经济开发区和城关镇,实地察看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情况,了解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神鹭水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的小龙虾等淡水产品远销美国、欧盟、中东、日本等地,李鸿忠看后十分高兴,勉励该公司继续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为湖北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让全国人民“喝长江水、吃湖北粮、品荆楚味”作贡献。京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2009年建成投产后发展形势喜人,李鸿忠深入车间详细了解产销情况。听企业负责人说对当地投资环境感到非常满意、让他有“家”的感觉,李鸿忠表示,为企业和投资者做好服务,是地方党委政府的职责所在。我们优化投资环境,就是要把“让投资者有家的感觉”作为最高目标,进一步强化“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理念,营造亲商、暖商、敬商、懂商、悦商的浓厚氛围。
浠水县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李鸿忠一行饶有兴致地参观了浠水文庙、县博物馆和闻一多纪念馆。看到浠水文庙保存较为完好、县博物馆馆藏文物数量众多,闻一多纪念馆史料充分、主题深刻、特色鲜明,李鸿忠说,历史文化资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财富。黄冈市和浠水县要以建设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充分挖掘浠水文庙、闻一多纪念馆等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做好文化旅游开发的大文章。他还叮嘱当地干部县博物馆要在搞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进一步向社会开放,让更多群众参观学习、接受教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自觉积极地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调研结束时,李鸿忠与黄冈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员和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对黄冈市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加快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他说,黄冈是革命老区、传统农业地区,近些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发展变化很大,县域经济和工业取得较快发展,农业在继续夯实“重中之重”地位的同时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凸显,事关长远发展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谋划和年轻干部成长工程都取得长足进展,特别是黄冈市的同志们保持了一种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下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鸿忠指出,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自启动以来,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主要体现在其作为省委、省政府统筹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动推动工作的一个抓手、一面旗帜,充分调动了各级干部想发展、谋发展、推动发展的干劲和积极性。黄冈市及各县市区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围绕建设“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的总体目标,深入解放思想,狠抓工作落实,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做到一步到位,把试验区真正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解放思想的试验区、艰苦奋斗的创业区、民生改善的先行区。
李鸿忠强调,抢抓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黄冈革命老区发展,要抓好“关键的少数”,即选优配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同时加大力度抓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要抓好“重要的具体”,按照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做大做实做强投资、工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四大支柱”,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科教大省向科教强省、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四个跨越”的精神,抓好事关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重大项目的落实和具体化。既要关注“显绩”,抓好眼前的当期工作,更要注重“潜绩”,抓好事关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和重大战略谋划。既要抓具体工作和项目的推进,又要注重解放思想和提升精神状态,进一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
黄冈市主要负责同志陪同调研。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记者黄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