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0日),北京市财政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该规划显示,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预计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65.8亿元,2015年达到3621.8亿元。
“十二五”期间,市财政将进一步完善地面公交及轨道交通补贴机制,推进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构建起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交通为主体,换乘高效的立体化公共交通网络;推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应用。同时,推行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将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纳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范畴,支持建立停车场建设管理新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经营性停车场建设,满足市民基本停车需求。
规划中明确,“十二五”期间,本市将实现义务教育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的目标,重点探索建立城乡学校教育资源共享、教师合理流动的机制,促进学校管理体制和教育评价机制的改革,初步形成优质均衡发展的首都基础教育体系,提升义务教育整体发展水平。
规划指出,本市将建立健全公租住房(含廉租住房)市级区级投入机制,搭建市级投融资平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继续推进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建立区县融资平台,保障旧城人口疏解等项目顺利实施。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充分利用金融手段,引导和带动社会民间资金投入,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运营。同时,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住房供应结构,及时落实公租住房(含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积极推进旧城区人口疏散和房屋保护性改造修缮工程,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加大对农村抗震节能房改造建设力度,改善城乡居民的住房条件。(记者 姜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