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是一项重大惠农政策,对推动农村减贫,缩小城乡差距,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各地专员办积极开展新农保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审核工作,以实地审核为主,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查账、询问、分析等方法,力求做到措施得力、审核得法,确保审核结果真实有效。
北京专员办:实地抽查与非现场申报材料审核相结合
根据《关于中央财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社[2009]211号)要求,北京专员办对北京市申请新农保中央补助资金情况进行了审核。目前,北京市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制度,所属资金纳入区县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区县统筹。审核小组通过实地抽调人员数据档案和非现场申报资料审核相结合的方式,圆满完成了审核任务,确保了中央财政支出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同时,还针对少数区县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拨付不及时等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安徽专员办:“两联动三注重”严把审核关
安徽专员办在对安徽省新农保中央补助资金进行审核过程中,坚持“两联动三注重”,严把审核关,有效避免了审核差错和审核风险,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是非现场审核坚持两方联动。2010年安徽省26个县纳入新农保试点工作,补助资金审核工作量大、时间紧。为保证审核质量,安徽专员办采取了初审、反馈、复审的工作方式,坚持与各试点县的联动和沟通,确保了审核数据的真实准确。首先,对各试点县申报材料进行书面审核,形成详细到月、到人次的工作底稿,及时反馈给各试点县;其次,由各试点县据实核对、签字、盖章,并对有异议的事项报送相关材料;最后,安徽专员办再对试点县反馈意见和补充材料进行了复审,确认基础养老金实际补发的人数和金额。
二是现场审核坚持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查看财政局是否开设了新农保基金专户,是否严格实行了专款专用、收支两条线,是否建立严格的审核拨付程序等;二是注重查看社保中心的参保人员申报、领取、销户的操作程序和档案管理状况,新农保支出专户的养老金审批和发放是否合规等;三是注重查看基金专户的资金来源和使用,养老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等情况。
河北专员办:坚持三个注重 提高审核效率
为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补助资金的审核效率,降低审核风险,河北专员办在实地抽审中坚持三个注重,提高了审核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注重核实两个人数。一是核对缴费人数。调阅个人档案核实参保人员是否符合参保条件;将数据库导出重新排序、筛选,核实是否有重复参保现象;以参保人员缴费基础数据和原始凭证来印证参保人数。二是核对基础养老金发放人数。通过调阅个人档案对发放对象是否年满60周岁、是否为农业户口、子女是否参保并缴费等情况进行核实;通过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管理系统核对,核实是否有双重享受养老待遇现象;通过用民政部门提供的火葬名单、乡镇上报的死亡名单与公安信息系统比对,进行参保人生存状况认证,防止死亡人员继续享受养老金待遇。
(二)注重核对两项资金。一是核对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按照缴费人数计算地方财政应到位资金数额,并与指标文件、划款原始凭证核对,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是核对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申报情况。已经实际发放的基础养老金,加上按照上年实际发放人数计算的下年应预拨补助资金,扣除上年和下年已拨付资金,为应申请结算金额。
(三)注重查看两项制度。一是定期披露制度。查看社保部门是否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公示制度。调阅公示存档资料,核实经办机构和村民委员会是否按规定在行政村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结果是否立即核实、处理和反馈等。
湖南专员办:依托新农保信息管理平台高效完成审核工作
湖南专员办依托湖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信息管理平台,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新农保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审核工作,创新了审核方式,提高了审核效率。
湖南省对新农保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管理手段方面,开发设计了全省统一联网的信息管理系统。依托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统计查询功能,仅仅半天时间,审核人员便已基本掌握全省试点实施情况,尤其是年末参保人数、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60岁及以上人数、实际发放基础养老金人数、中央补助资金发放情况等。为了更好地开展实地抽查工作,审核人员还查询、统计了抽查县、乡镇、村、组发放待遇人数,导出了发放人员花名册。随后,湖南专员办派出两个审核组分赴4个试点县进行了实地抽查,将上述发放花名册与经办银行网点留存的存折发放名册比对,并深入农户核实是否领到存折等,快速有效完成了审核工作。